豆腐腦,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咸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
豆腐腦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并沒有太大區別。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嫩軟,用筷子難以夾起,需用湯勺盛用;等到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與豆腐腦相比口感凝滑,可以用筷子夾起來吃;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豆腐腦制作須先將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待黃豆吸飽水分后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復降溫至90℃。最后放入凝固劑再靜置5至15分鐘才能完成。
制作過程
1、醇香豆漿:
干黃豆一斤,加十斤水泡十小時以上,上豆漿機磨兩遍,上鍋煮時加1克消泡劑,煮開后再小火煮5分鐘。
2、豆腐腦制作:
十斤熟豆漿加十克葡萄糖酸內酯,先把內酯用少許涼水化開后倒入保溫桶中,再把剛煮好的熱豆漿快速均勻的倒入桶內,無需攪拌,蓋好蓋子十分鐘后即可。
3、鹵料制作:
水500克,骨頭湯500克,豬油10克,醬油20克,鹽12克,味精5克,雞精10克,水發木耳50克切丁,水發香菇50克切丁,水發黃花菜50克切段,五香豆腐干50克切丁。先把豆腐干和香菇加油炒香,再把所有原料放入鍋里,開鍋后加50克玉米淀粉勾芡,最后甩一個雞蛋花即可。
4、小料:
芝麻醬加水調汁,豆腐乳加水調汁,蒜泥加水調汁,韭菜花醬,榨菜末,香菜末。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加入。
5、骨頭湯:
豬后腿骨2根用開水冒一下從中間砸斷放入高壓鍋中,加水10斤,加姜片和蔥段適量,大火燒開上汽后小火煮30分鐘即可。
賣豆腐腦時,盛豆腐腦還有講究,用平勺盛在碗豆腐腦內,碗中間豆腐腦要像小饅頭似的凸出,然后澆鹵,鹵從豆腐腦上流向碗的四周,澆完鹵后,加蒜泥、辣椒油。蔥,香菜,經加工過調料。每位廚師做出來的豆腦的口味又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深受各地區百姓的追捧。一般早晨人們都情不自禁的吃上一碗熱騰騰滑嫩嫩的豆腐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