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創作過程中不同版本出現的效果 逐漸逝去的風景-1|Disappearing Scenery-1 石版畫|Lithograph 54.5×74 cm 2018 10\30 對我而言, 創作的結果是自我與版痕共同完成且互為尊重的, 這有別于印刷僅是技術來用于完成 已有的藝術作品(此類應算作復制)。 藝術觀念 IDEAS 探求與思考追問的樂趣是藝術發展的原動力。不同的思維方法和個人經歷的積淀是藝術創造的源泉。多種方式的傳達探索是人類原始本能的需求,表達的不斷“高級”或“精美”逐漸形成了藝術。 我鐘愛圖形的傳達方式是因為她最為含蓄且包容。 人和社會以及自我精神的關系,在不同情境和時間節點中各自呈現。自我所感受的歷程,在視覺效果中無窮盡的演化與釋放。個體內心的故事,以繪畫方式呈現,給自己讀解自我的另一版本。 此次展覽的作品試圖探討繪畫語言與 自我內心情境表達的和諧統一。 源自對印刷藝術的理解。印刷方式進行藝術表達,是因為其間接性所呈現了手繪無法達到的視覺效果的自我感動。 這種將藝術家個性化的“人性特征”與石版印刷技術的“物性特征”二者結合創造出的作品,堪稱完美的“藝、術”合作方式。 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石印術”依然是傳統和經典的技術方式;“石印版畫”也還是繪畫表達語言的形式之一,這兩方面的內涵依舊是沿著其歷史使命自然發展。 “石印藝術”則融匯在“印刷藝術”的廣義概念中,為今天的藝術家提供了創新性的表達平臺,應該具有的獨特的藝術語言價值,不能再沿用“繪畫”的語言方式來界定。這種內涵的轉變,是“石印術”這一古老技藝在今天生命力的展現。 ![]() 格局很重要,我所說的“格局”,包含兩個內容,一個是空間,另一個是時間,當你內心的空間和時間更大的時候你會看到的更遠,就像一個生物到了一個空間的第一反應,他會尋找空間中的不同因素,根據這個因素會給自己劃定一個范圍。 我們做任何事情,若僅僅就這個事物本身帶給你的效應和結果,你可能僅僅看到的是角面距離,當你的眼睛抬起來,看得更寬闊,眼前的得失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起事的快樂和期待感就會更遠,也就不會短時間內變得無聊或空虛,我覺得,做一件事的快樂在于內心的營建,當你在內心營建出一個廣闊的空間,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格局”,你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寇老師所說的“格局“與此次“景致內外 — 當代藝術家邀請展”呈現的意義一致。我們試圖給觀者們營造一個別致的藝術空間。 原創藝術不僅是你眼晴所見的墻上掛幅裝飾畫,也不單是放在家具上的擺件,更多地是藝術家們對于世界的思考、自身靈魂的拷問,并擁有至上的美。這些作品們結合設計師的家具共同營造出和諧的空間,整體氛圍應和了我們內心深處隱藏的情感,從而拉伸了室內外風景的場域。 ![]()
現任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學實驗中心主任,造型藝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 1998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并留校執教; 2006年畢業于比利時布魯塞爾康布雷國立高等視覺藝術大學,獲碩士學位; 201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 獲獎經歷 2001年 第七屆全國三版展,銅獎(中國 武漢) 2005年 比利時康布雷大學視覺藝術展,金獎(比利時 布魯塞爾) 2009年 天津市十一屆美術作品展,金獎(中國 天津)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優秀獎(中國 北京) 個展經歷 2017年 “倒影”寇疆暉作品展(中國 北京)作品參展 2014年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2013年 “紙上河流”創作邀請展(北京 紅門畫廊) 2009年 云南首屆國際版畫展(中國昆明) 2009年 第二屆中國當代版畫邀請展(北京 今日美術館) 2006年 石版畫個展(德國 艾音斯特爾 Eichstaett美術館) 2006年 版畫作品個展(德國 慕尼黑) 2005年 法國國際版畫沙龍2005年第六展廳個人展(法國 南錫) 2004年 浩克工作室個人展(比利時 布魯塞爾) SCENE 寇疆暉的作品目前正在V空間展出, 展期至12月19日,歡迎觀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