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佳 生于1938年,廣東省南海縣人(今佛山南海),廣東省名中醫,廣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曾任廣州市中醫院院長、廣州市中醫中藥研究所專職副所長、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品審評專家庫專家、廣州市中醫藥學會顧問,是廣東省第七、第八、第九屆人大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州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以案說醫。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陳鳳儀,女,時年74歲。初診時間:2015年8月11日。 【發病過程】 主訴:失眠10余年。 病史:狗咬傷病史,其后出現失眠。難入睡,易醒,眠不寧,腰酸軟不適,乏力。多汗,精神疲倦。 【首診證候】 癥見:舌紅,苔白,脈弦細。 【辨證論治】 中醫診斷:失眠,不寐,虛火擾心。 辯證施治:驚嚇后失眠,易醒多夢,考慮虛火上擾。腰酸軟不適,疲倦乃腎氣不固。故治療以安神,引火歸元為主,兼以補腎。 治則:引火歸元。 方藥:熟附子10g,肉桂10g,酸棗仁20g,五味子10g,麥冬20g,延胡索15g,茯神15g,淫羊藿15g,補骨脂15g,甘草3g,柏子仁30g,太子參10g。5劑。 【隨診過程】 二診:2015.09.29 癥狀及體征:失眠、精神疲倦,腰酸明顯好轉,舌紅,苔薄白、脈弦滑。 證型:肝火上亢,熱擾心神。 治法:清心安神。 處方:天麻10g,鉤藤15g,杜仲15g,菊花10g,白芷10g,酸棗仁20g,麥冬20g,五味子10g,延胡索10g,柏子仁30g,柴胡10g,甘草3g,白芍15g。7劑 三診:2015.10.20 癥狀及體征:3劑后失眠神疲明顯好轉,停藥后再次出現失眠、身疲乏,口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證型:肝火擾心 治法:清肝安神 處方:柴胡10g,白芍10g,石斛10g,沙參10g,玉竹15g,麥冬20g,五味子10g,酸棗仁20g,桑葚12g,延胡索10g,柏子仁30g,生地黃15g,郁金10g。5劑。 【按語】 腎在志為恐。患者初診時受驚嚇出現失眠,集合患者腰酸、汗多等腎虛情況,考慮病位在腎,出現虛火上擾,故以引火歸元,補腎安神為主。服藥后患者腎虛癥狀明顯好轉。《內經》云:陰損及陽。潛陽后腎水不足,出現肝火上擾情況,二診以疏肝潛陽,滋補肝陰為主,故服藥后失眠明顯好轉。停藥后仍有反復。故三診時候加強養肝陰,陽入陰得藏則神安,鞏固療效。 (本案編寫:羅永佳 周毅平) |
|
來自: Huienqka9d96ty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