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位粉絲朋友給小妙發來私信。我今年35歲,從小眼睛就畏光、干澀、流淚, 經常口苦、咽干,舌苔厚白,多位中醫診斷為 “肝 火旺”,吃了很久中藥,但無明顯效果。最近2年不僅前述癥狀無好轉,還出現眼圈變黑,經常失眠的癥狀,再次就診,醫生診斷為 “先天性肝火旺”。請問本病應如何治療?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為肝火旺。中醫如何看待肝火旺?中醫所說的“火”其實是指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肝火旺就是肝的陽氣亢盛表現出來的熱象,七情過度、肝郁化熱以及肝陽化火都會導致體內熱證出現。 肝火是肝陽的表現形式,肝火會導致身體上部分有熱,也就是中醫上的“肝火上炎”,會出現頭暈、頭痛、口干、舌燥、口苦以及失眠多夢等癥狀。肝開竅于目,當肝火旺盛時,眼睛也會出現一系列異常表現。如眼紅、眼干、視物模糊等,女性以肝為先天,當肝火旺盛時,還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婦科疾病出現,包括月經量少、經期提前延后、經前失眠以及閉經等。 肝火旺分為虛實兩種,實火一般是由于肝臟的疏泄功能受到破壞所致,患者一般會伴隨著情緒上的異常表現,整個人變得非常暴躁易怒。中醫認為,實火應該以疏泄、清肝火為主。 虛火則是陰虛火旺所致,肝虛多半和腎虛同時出現。因為肝腎同在下焦,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不足會導致肝腎陰虛,讓肝臟內的一些火“不安分”起來,導致身體出現異常癥狀,如眼干、低燒、心煩以及盜汗等。治療虛火不能單單以疏泄為主,在疏肝火的同時還要滋養肝腎之陰。當體內肝火旺盛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表現,失眠只是其中一個。 肝火旺盛,除了失眠外還有5個表現 ·女性身上出現肝火旺盛時,很可能會出現經期異常的現象,常見的有經血量減少、經期延遲以及提前等。 ·肝火具有上炎和上沖的特點,會引起頭暈、口苦、口臭以及舌苔厚重等癥出現,一些癥狀較為嚴重的還會因為肝火旺盛而出現暈厥、嘔吐癥狀。 ·當孕婦體內肝火旺盛時,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的異常表現,包括挑食惡食、眩暈口苦以及嘔吐苦水等。 ·肝火旺盛的人會感覺自己的情緒有點不受控制,日常一些小事就會暴躁易怒,感覺跟個“火藥桶”一般,一點就炸。 ·肝熱還會引起自汗癥狀出現,在自汗的同時多數還會伴隨著口苦多眠表現。 如果你身上有這些異常表現,多半是體內肝火過于旺盛了,要及時作出調整,推薦一個中成藥對于肝火旺盛效果很好。一個中成藥,消除肝火,緩解失眠 針對肝火引起的失眠表現,可以用瀉肝安神丸來進行調理,該藥的組成包括珍珠母、龍骨、牡蠣、柏子仁、酸棗仁、遠志、龍膽草、黃芩、梔子、地黃、當歸、麥冬、車前子、白蒺藜、茯苓、澤瀉、甘草。 每味藥在這方子里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來一一解釋。 先來說說龍膽草、黃岑、梔子,這三個藥都是針對“火”來的,具有很強的苦寒之性。龍膽草是其中之最,大苦大寒,再配合上其他兩味藥,下火的功效更好。 解決了肝內的火氣后,我們還需要來找找源頭,避免治標不治本。肝火旺盛一般是由于肝氣郁結所致,白蒺可以“對付”這個情況,它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 此外,肝火還會“燒”到肝陰,血屬陰,當肝血虧虛時,魂也會因此而往外游走,這類人群會出現失眠多夢的表現,一入睡就跟放電影一般,一幀接著一幀的做夢,睡醒感覺跟沒睡一樣。 當歸、酸棗仁可以有效補肝血、養肝陰,酸棗仁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療失眠,尤其是肝血虧虛的失眠癥狀。 遠志、柏子仁和珍珠母、龍骨、牡蠣這兩組藥都是奔著養心去的,前者作用于養心安神,后者為重鎮安神。為什么肝火旺會跟心扯上關系?這是因為肝內的魂和心內的神神交已久,換句話說心是魂的“老大”,當魂出現異常時,神也難免會受到波及,所以在清肝火的同時還需要安神。 珍珠母、牡蠣、龍骨這三味藥的質量都很重,可以將體內煩躁不安的心神鎮壓住。相對來說,這幾味藥比較“粗暴”,所以在使用時需要加上一些溫和的藥物來中和藥效。遠志、柏子仁就比較溫和。 再來說說茯苓、澤瀉、車前子,這些藥物可以清熱利濕,當體內肝火過于旺盛時很可能會波及到心,導致心火旺盛。這幾味藥利水,可以將心火以小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麥冬是一味很滋潤的藥物,在養心陰的同時還可以預防心火灼傷心陰。 地黃補腎陰,我們都知道肝腎同源,肝血是從腎水那邊生長過來的,在補腎陰的同時也是在補肝。 甘草在藥方中屬于“中間人”,它可以調和諸藥。需要注意的是,瀉肝安神丸是個偏寒性的藥物,本身脾胃虛弱、經常腹瀉的人群不建議服用,在用藥之前要由專業的醫生指導。肝火旺盛會讓身體出現一系列的異常表現,讓整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都受到較大影響,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調理。 參考資料: [1]《睡不著皆因肝火旺,講一個中成藥,肝火一消,立刻睡好》.溫暖中醫.2021.8.28 [2]《“肝火旺”的癥狀及調理》.知乎-健康生活 [3]《肝火旺是怎么回事》.知乎-養生熱線 |
|
來自: 用戶08204546 >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