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中國革命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哪些“山頭”? 土地革命時期的“山頭”: 1、紅一方面軍:有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云逸、羅瑞卿; 2、紅二方面軍:有許光達; 3、紅四方面軍:有王樹聲; 4、紅15軍團:有徐海東。 抗日戰爭時期“山頭”: 1、八路軍總部:有譚政、蕭勁光、羅瑞卿; 2、八路軍第115師:有徐海東、黃克誠; 3、八路軍第120師:有許光達; 4、八路軍第129師:有陳賡、王樹聲; 5、新四軍:有張云逸、粟裕、徐海東、黃克誠。 解放戰爭時期“山頭”: 1、第一野戰軍:有許光達; 2、第二野戰軍:有陳賡、王樹聲; 3、第三野戰軍:有粟裕、張云逸; 4、第四野戰軍:有譚政、黃克誠、蕭勁光; 5、華北軍區:有羅瑞卿。 此外所謂的“山頭”,還有陜北紅軍、東北抗聯、瓊崖縱隊、東江縱隊等許多小“山頭”。 什么是“山頭”?所謂“山頭”,是指革命戰爭時期的各個根據地,“山頭”是一種俗稱,中國革命的“山頭”是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割據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由于歷史的原因,戰爭時期我軍就是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組成的,各個“山頭”都有一個建立、發展、融合的過程,最后組成了不斷發展壯大的革命陣容。 毛澤東對待“山頭”的態度是:承認山頭、消滅山頭;照顧山頭,最終是為了消除山頭。毛澤東在1945年2月15日說:“山頭主義是中國社會的產物,是中國革命特殊情形的產物,應該承認這個東西。要消滅這個東西……” 1955年對高級將領評銜授銜,除了對功績、任職、資歷的綜合考慮評定外,當時還是很注意平衡各山頭間關系的。從元帥和大將最后評定的結果來看,各時期的主要山頭,至少都有元帥和大將各一人,就是這個道理。#歷史微頭條# #歷史回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