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許多剛入茶圈的茶友們,可能對于“末茶”和“抹茶”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明白。什么是末茶呢?其實今日的抹茶,在根源上,本就是末茶,同根同源。在最初時,末茶指的是制成細末的茶磚。所以,末茶在一開始并非是特指某一種茶,而是茶的一種形態。 要說末茶的最初起源,大概應該是在隋唐時期,然后在宋代的時候到達鼎盛。就好比常被我們所提及的“斗茶”便也是宋代時期的文化產物。制作起來雖不是什么難事,但卻也是極耗費人力物力的,就是將春天的茶葉采嫩之后進行蒸青,從而進行研磨成膏狀的,之后進行壓制,最后會進行脫水儲存。 在儲存的過程中也是有著諸多的講究,茶膏在脫水儲存之后并不能直接進行沖泡,而是要提前進行碾壓成粉,然后再去進行什么煮茶、斗茶一類的。遠遠對比這種點茶來說,直接使用茶葉沖泡要顯得更節儉、快速一些。所以也就是在明代的時候,飲茶的風氣開始改變,人們會使用茶葉進行沖泡后飲之,更貼近生活,符合大眾們的需求。 有人說現在的如果想要品嘗末茶,就需要漂洋過海到日本走一遭了,其實這并不是真的。 對于末茶來說,目前有一些地方,尤其是茶文化尤為濃厚的一些地區,仍然是保留了點茶、斗茶、煎茶這一類傳統飲茶方式。而日本的抹茶,本身也是從咱們中國慢慢引渡過去的,也或者是‘外來的就是寶’,日本對于茶道的講究一直都是存在的,甚至于是苛刻的。茶道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國禮。 尤記得在日劇中,看到茶道時,人們那一副莊重嚴肅的模樣,在那個時候,抹茶更多表達的是禮儀。而中國的茶道,卻更貼合與生活一些,更有著“煙火氣”一般。末茶也好,抹茶也罷,現在都有很多抹茶味的食品,讓人青睞不已,也有的的確是因為抹茶點心而喜歡上茶,喜歡上茶文化,這是不可否認的。 就好比咱們中國的國寶——熊貓一樣,在咱們自己的國家是國寶,去到哪里,都也是備受關注,備受喜愛,甚至喜愛的程度遠遠要高于咱們國人自己。自然,這也是小約的個人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