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 129、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藏結,白胎且滑,難治,寸浮關尺不足,陽脈足陰脈不足,陰往乘之,胸膈之上為陽,陰邪乘之胎見白滑,如結胸狀,宜桂枝人參湯加炮附子熟地。 130、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藏結不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小柴胡加茯苓四逆湯治之。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 221、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太陽病,僅僅見鼻鳴干嘔或喘,不見口干苦,少陽見,口苦咽干,陽明見口大渴惡熱未言咽燥口苦, 本條說陽明病,胃家實(腹滿而喘),脈浮而緊,發熱汗出(太陽傷寒脈證但不惡寒反惡熱,不是真正太陽傷寒,所以不可以麻桂發汗,發汗則躁,心中不適反譫語)咽燥口苦(少陽證)身重若按濕治用火針,心中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認為是陽明胃家實,攻下,胃中氣逆打嗝,心中懊惱,有白微黃胎,不可以汗下溫針法,用梔子豉湯可以。不是標準陽明病也不是太陽病,也不是少陽病,三陽夾雜寒熱錯雜郁結證。 230、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膳c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陽明病經常胃家實或便秘,脅下硬滿反嘔,白舌苔,不是承氣湯干燥舌,可以用小柴胡三焦(經)氣機通大便。 金匱要略2 痙濕暍 16、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熱人,只是頭上汗出,背上僵硬怕冷,舌苔前黃白后臺少有紅點,上焦有寒,下焦有熱,上焦有寒濕不化,背僵怕冷,下焦有熱濕已化小便不利,下熱欲蒸化上濕,頭汗出,上有濕用濕非溫不化,下有濕當利小便,下欲利小便需水,上有寒濕而不需水,所以渴欲得飲而不能飲,溫上濕用甘草干姜,湯,去下熱用梔子柏皮湯,用蒼術干姜炙甘草梔子黃柏薏苡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