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77期:
清朝的滅亡,原因有很多,但如果問哪件事是壓倒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想必答案也有很多。
但1911年由盛宣懷主導的“鐵路收歸國有”政策,無疑點燃了四川老百姓的怒火,從而引發了轟轟烈烈地保路運動。
也正是由于保路運動的爆發,清廷才急忙調湖北新軍前往鎮壓,于是湖北空虛,武昌一聲槍響,辛亥革命就此爆發,轉過年來,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滅亡。
多年之后,等我們再反過頭來重看這場運動,會驚訝的發現,或許我們都被騙了……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77期:被“綁架”的老百姓,由貪婪商人引發的四川保路運動,葬送了大清!
一、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至于少生孩子多種樹能不能富,暫且不講,單說修路這件事。
其實不僅現在,在過去的各個朝廷都很重視修路這件事,等到了晚清,世界各地修建鐵路的浪潮涌來,為了自身發展,清廷也不能太多落后。
但修建鐵路是要花銀子的,晚清連年的戰爭花費,比如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等等,早就掏空了國庫,使得修建鐵路一事很難全部官辦。
所以在1900年前后修建鐵路主要靠外資,由外國人投資修建鐵路,當然,作為回報,他們也會在這條鐵路上,甚至鐵路沿線享受更多的特權。
但一百年前外資在大清修建鐵路,跟現在我們去非洲修建鐵路不同,關鍵就在于所有權上面。1903年的時候,日本的《朝日新聞》就曾經解釋過外資修建鐵路的弊端:
“鐵路所布,即權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權、商權、礦權、交通權,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縱于鐵路兩軌,莫敢誰何。故大鐵道者,猶人之血管機關也,死生存之系之。”
這也是列強們在大清的租借地大肆修建鐵路的主要原因,因為利潤實在可觀,比如沙俄在東三省(后來換成了日本)、德國在膠州半島、英國人在長江沿線……
晚清國人擔心的也就是這些,至于風水破壞啊啥的,有雖有,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二、
醒過味來的清廷,在國人的吶喊聲中,決定自己來修建鐵路,哪怕是向外國人借錢,也得保有鐵路的控制權,道理很簡單:
錢這種東西,以后可以通過鐵路慢慢從老百姓手中賺回來,可是一旦鐵路控制權沒了,那一切都毫無希望了。
畢竟如果使用外國人修的鐵路,不僅受他們管理,還要付高昂的費用,一旦有了戰爭,卡你一下,這是要命的事。
后來辛亥革命爆發后,袁世凱的北洋軍隊南下鎮壓,就是通過蘆漢鐵路運輸過去的。當時這條鐵路是由比利時控制,而比利時又是英國的小弟,從根源上講英國是支持袁世凱的。如果沒有英國的支持,袁世凱的北洋軍能不能迅速南下控制局勢,都得打個問號,說不定歷史都得改寫,足可見鐵路控制權的重要性。
庚子之變之后,國人越加痛恨洋人,這時候再讓外國人主導修鐵路,朝廷都過不去這個坎。
那么由清廷主導,向洋人借錢修路呢?
也不行,一方面洋人也不傻,自然要以此跟清廷談條件,而條件相當苛刻。另一方面,清廷實在是瘦弱不堪,一些洋行也不太愿意借款給清廷,即使愿意,利息也高得嚇人。
當然,更重要的國人不愿意啊,畢竟不是啥光彩的事,甚至把“不借洋款”當成愛國的標志,為什么不能自己建呢?
官辦鐵路又會產生腐敗,關鍵還沒錢,于是在1905年左右,興起了商辦鐵路的狂潮,各地建鐵路項目陸續上馬。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三、
其實商辦鐵路,問題更大,大到讓清廷都無法忍受的地步!
這里就要提到四川的川漢鐵路了,在“愛國”這條道路上,四川人民從來就沒有掉隊過。所以,聽說掏錢建鐵路是愛國,是自強,也就默認了“捐”,之所以打個引號,實際上也屬于清廷強制攤派。
川漢鐵路修建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四個途徑,一是認購股,二是官本股,三是抽租股,四是公利股。
其中抽租股就是前面提到的全川老百姓買單的股,三千多萬百姓,共籌了928萬兩,川漢鐵路總共籌得資金是1645 萬兩,老百姓占了 77.5%。而且,他們還規定只有捐銀超過50兩的百姓才能參與分紅,也就是說這幾千萬百姓,估計幾十年內都收不回本金。
但五年過去了,連一條鐵路的毛都沒見到,工程進展相當緩慢,那些銀子也全進了當地官商土豪的腰包里去。要就是說,黑鍋是清廷在背,錢卻進了自己的腰包,這種生意穩賺不賠啊。
時間久了,清廷肯定不干了啊,修路這種事是百年大計的大事,這里遲遲沒動靜,等于毀了整個國家的規劃。
再加上這里面涉及到貪污腐敗問題,清廷終于是看不下去了,于是派了盛宣懷來處理這件事。處理的方法就是不再動用這筆錢,而是直接向老美借錢,不管利息高不高,總之錢到位,鐵路能修出來。
就這樣,盛宣懷一來就捅了川漢鐵路這個馬蜂窩,轟轟烈烈地四川保路運動就此拉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四、
其實四川的人們都被不良官商“綁架”了,成了他們的槍灰!
道理也蠻簡單的,清廷這個動作的后果就是斷了這些貪婪官商的財路;不僅斷了財路,還得把之前吃進去的吐出來還給老百姓;不僅吐出來還給老百姓,搞不好有幾個貪贓枉法的還會被砍頭;就算沒有被法辦,他們怎么向下面的這群老百姓解釋,解釋不清楚照樣沒好日子過。
于是他們開始挑動大家的情緒,一方面大肆渲染,盛宣懷又向洋鬼子借錢了,這是在賣國。其次從銀子上下文章,說清廷聯合老美來搶你們的錢了,不僅不退錢,以后股也沒了。
為什么老百姓會被激發起來運動呢?
說白了就是那個虛股在作祟,也就是說這條鐵路老百姓占了77.5%的股份,這條鐵路是全四川人民的,現在就要被清廷強行奪回去成為官有資本啦。
搶人家老百姓的飯碗,回頭還把人家的碗砸了,換你你愿意啊,于是不明真相的百姓就這樣成了炮灰。
說到底,還是庚子之變時,地方大員們策劃了東南互保,至此造成了地方和朝廷的分離。遙遠的清廷已經控制不了四川當地,本來鐵路收歸國有是好事,結果演化成了蝴蝶效應,最終導致了清廷的滅亡。
當然,四川保路運動之所以爆發,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這個主辦人盛宣懷的問題。
可以說,對于盛宣懷本人來講,歷史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可能做官他沒做明白,但當商人,他卻很在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五、
如果說這件事上盛宣懷完全是在執行朝廷的意思,沒有個人的私心在里面,那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要想解釋清楚這件事,還得從盛宣懷的發家史說起:
盛宣懷的起家跟李鴻章脫不開干系,雖然盛宣懷讀書不咋地,但腦袋瓜聰明,又是官二代,所以早早就進入到李府當了幕僚。借助這層關系,再加上清廷正在洋務運動,于是創辦了幾家企業,像輪船招商局啊,湖北煤鐵礦務啊,再有就是電報業。
可以說盛宣懷把全部家底都壓在了這幾件產業上,當然,他確實賭對了。但他要想爬到商業頂端,就繞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
盛宣懷斗倒胡雪巖不是啥秘密,網上信息一搜一大把,說到底就是清廷內部權力斗爭,也可以理解成左宗棠跟李鴻章的爭斗。
盛宣懷斗倒胡雪巖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搞了場輿論戰,畢竟他握著全國的電報信息。利用胡雪巖的債務到期,發動人們去他那里擠兌,一下子就把胡雪巖搞趴下了,甚至截斷了胡雪巖發給左宗棠求救的電報。
這場打倒胡雪巖的商業戰爭,其精彩程度并不輸給現在的商業大戰,干倒了胡雪巖,盛宣懷就成為了晚清NO1商人。又進軍紡織業、學校、銀行、礦產,甚至還創建了紅十字會。
盛宣懷下一個目標就是控制鐵路,這才有了川漢鐵路的“收歸國有”政策的推行。
本來保路運動發起之后,清廷還有回旋的余地,即使在四川總督府門前打死了二十多名抗議群眾,保路成員還是赴京請愿。但盛宣懷建議清廷不予理睬,采取強烈鎮壓的手段,強行把川漢鐵路收歸國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四川亂了,清廷急忙從湖北調新軍前往鎮壓,從而武昌空虛,革命軍就此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轉過年來,清朝滅亡。
實際上,保路運動一起來,眾人就在指責盛宣懷,清廷隨后把他罷免,流放大連,再后來盛宣懷逃往了日本神戶。
倒是那幾個煽動暴亂的四川貪污官商,卻搖身一變成了英雄,被人們傳頌。
倒是盛宣懷沒能完成的壯舉,他的后代替他完成了,四代孫盛光祖,看這名字,光宗耀祖,2011年任鐵道部部長,2013年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所以,鐵路收歸國有其實是良藥,只是被不法官商硬是喝成了毒藥,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