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修行# 如何能高效的閱讀,說說我最近的嘗試 我受困于閱讀效率不高的問題有一些時間了,很多書,明明已經看過了或者利用聽書APP聽了很多書,但就是記不住書中的知識點,哪怕這些文字放在我面前,也無法產生任何聯想。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應該是閱讀學習的深度不夠吧,這也是最近在讀《認知覺醒》時,吸收的觀點。這本書的作者周深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深度學習的概念,他認為只有在動用已有的知識去解釋新知識,逼迫自己獲取高質量知識及深度縫接新知識,再用自己的語言或文字教導他人,才算是有足夠深度的學習。根據這個原則,他將學習分成了6個維度。(見下圖) 說實話,接觸到這個觀點之后,我恍然大悟,原來一直以為自己足夠用功的學習了,但依然得不到應有的結果,可能真的是天賦的問題。現在才發覺,自己所為的用功遠遠不夠。 回到開篇我提出的困惑,現在可以自己解答這些問題了。為什么我閱讀之后記不住書中的知識點,因為我的閱讀大多數是淺層的學習,也就是集中在聽書和自己讀書,頂多偶爾會將看到的金句抄錄。 既然知道的問題的核心,就必須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針對現在淺層學習較多,深度不夠的問題,這段時間的調整是增加思維導圖的步驟,對已經讀過的書籍進行整理,按照自己理解的思路,輸出思維導圖,方便自己以后隨時查看。另外,將APP里聽書的功能作為一種工具,選擇書籍的工具,通過聽書確定哪些書值得讀,然后再品讀,并將中間的重要觀點也輸出為思維導圖。 輸出書籍的思維導圖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理解消化,會通過閱讀筆記或者讀書分享的形式,將自己所掌握及理解的知識點輸出到自媒體平臺,以是閱讀量的方式判斷自己的總結和歸納是否足夠簡潔,簡潔到沒讀過書的人也能看明白。 最后是實踐,其實這個和理解消化是同步的,也就是自己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拿去實踐,讓自己在實踐中漸漸成長。 以上是我針對存在問題的調整步驟,其實已經在實踐中,很快會有讀書的文章輸出,希望到時候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我要上微頭條# |
|
來自: 新用戶0830676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