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用聲色影像,照亮煙火人間 “隨口的贊美,是孩子成長的毒藥,甜而無用。” 文/艾小羊 圖/是枝裕和《奇跡》 來源:我是艾小羊(ID:qingchangaixiaoyang) 在新加坡從事幼教工作的琳達回國度假,跟我探討育兒問題。
這個問題說到我心坎兒里了。 我當然特別理解父母的心情。作為在打擊、貶低教育環境里成長的一代,我們太明白肯定教育的重要,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不要受跟我們一樣的苦。 但正如琳達所說,隨隨便便贊美一個孩子,并不能讓他們樹立自信,相反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斷能力,變得敏感、脆弱、自戀,只能聽好話,不能挨批評。 一個家長跟我抱怨她女兒。女兒從小在贊美教育中成長,不僅在家人人夸,幼兒園還有專門的活動,讓小朋友互相點贊。哪個孩子上課回答問題,或者幫老師做值日,其他小朋友一起鼓掌,說“你真棒”。 她慢慢發現不對勁,孩子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為了得到贊美。讀小學以后,情況變得更糟,因為不能經常聽到“你真棒”,她變得不喜歡老師,有極強的挫敗感和逆反心理。 這個孩子的問題,幾乎是信奉“表揚出貴子”家庭或早或晚都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過于泛濫的表揚讓孩子失去規則意識。他們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本分和職責,容易因為獲得贊美太容易,而喪失進步的動力。 如果把孩子比作海豚,海豚游泳,不會獲得獎勵,它頂球、套圈,才有小魚干;但我們太多父母,過早獻出了自己的贊美,讓小海豚們覺得只要會游泳,就是世上最厲害的小孩,懶得再花時間和精力,學習頂球和套圈。 其次,過于草率的表揚,讓父母與孩子都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我見過一邊刷手機,一邊對孩子說“你真棒”的家長。我忍不住問他,你覺得孩子棒在哪里,他抬頭茫然地看了我一眼,說他自己看書,沒來煩我,就很棒啊。而他的孩子,正在書店的童書角一頁頁撕書,玩得興起,沒空去煩爸爸。 第三,沒有區別和分析的贊美,容易造成孩子的討好型人格。 如果贊美是一種教育,它的目的是讓孩子成長、內觀,擁有挑戰未來的巨大能量和優良品格;而那些隨隨便便,無時無刻不在贊美孩子的家長,只是為了暫時安撫孩子,讓他們安靜、聽話、懂事。 孩子人小鬼大,很快就明白了做什么、怎樣做,會讓爸爸媽媽高興。為了收獲更多的贊美,他們可能失去對自身喜好的判斷,變成心機小孩,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臉上笑嘻嘻,心里mmp。 贊美教育的盛行,是速食化在教育上的折射。每個父母都希望一天說100個你真棒,就能收獲一個完美自信娃。 告訴你們,這!不!可!能!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對數千個樣本分析后得出結論:決定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功的,不是漂亮的外表、社交智力、很高的IQ,而是堅韌的品格、頑強的毅力,是抗壓和抗挫折能力。 父母的隨口贊美,讓孩子失去的正是“堅韌”這種最寶貴的品格。 往往,喜歡隨口贊美孩子的,跟喜歡隨口打擊孩子的是同一類父母。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不動腦筋、簡單粗暴、懶得觀察,無力與孩子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 我們小區有個媽媽,孩子小時候跳得高一點,她說你好棒;跑得快一點,她說你真聰明。等孩子上了小學,經常看到她在路上罵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 過于隨便的贊美,有時候是一種洗腦,讓父母慢慢相信了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一旦孩子力所不及,父母先被挫敗感打倒了。 父母都不能正確理解人生的困難,怎么培養孩子堅韌的品格? 每個人的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做得好的時候被贊美,而是做得不好的時候被鼓勵。 一個讀者,以前一直覺得父親特別嚴肅。小升初,她讀了本市最好的學校,第一學期考了全班倒數第五名,對于她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簡直是世界末日。 父親卻笑著對她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下次考倒數第10,我就買個新手機給你。” 期末考試,她已經到了全班中等。初二的時候,她重新回到了前十名。 她現在在英國讀書,每次遇到困難,都會想起父親當年的淡定與幽默。她說再動聽的贊美,都比不上天塌了的時候,家長的淡定從容。父親讓她明白了,人生是長跑,不必只爭朝夕,戰勝困難的過程,比名次和榮譽重要。 正向的肯定教育,從來不是簡單的“你真棒”,而是考驗父母細心、耐心和智慧的大工程。在這里,給大家幾點建議。
隨口的贊美,是孩子成長的毒藥,甜而無用。 為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成長路上的困境與掙扎,不是你好的時候,我肯定你表揚你,而是無論你怎么樣,我都接納你幫助你,這才是最好的贊美。 作者:艾小羊。復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我不過無比正確的生活》。公眾號:我是艾小羊(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個艾小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