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4 月至7 月,由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培訓專家工作組成員組成的專家詢導組通過遠程會議方式對中西部22 個省(市、自治區)、的2020 年“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規劃方案開展了專家詢導。詢導組從提高培訓專業化、細化項目設計、強化項目管理監控等方面精準指導,特別是對在線培訓、精準幫扶、分層分類進行了重點指導,為各地優化“國培計劃”項目實施提出了專業意見。在此基礎之上,專家組根據各地反映的問題和需求編制了《2020“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實施27 問》,包含了具體操作事項和案例。“微言國培”按專題逐期連載,供廣大教師培訓工作者參考學習。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提升工程2.0項目實施問答 問答 十五、工程1.0與工程2.0的關鍵區別是什么? 圖1 工程1.0與工程2.0的區別示意圖 表1 工程1.0與工程2.0的核心線索區別 問答 十六、學校管理者團隊培訓的設計要點是怎樣的? 圖1 學校管理團隊培訓方案要點示例 問答 十七、培訓團隊培訓的設計要點是怎樣的? 圖2 培訓團隊培訓方案要點示例 問答 十八、如何判斷學校現有的信息化環境? 這30個微能力點是以“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為三類分列的,那么學校在選擇微能力點時,如何判斷自己學校所處的環境呢?下表應該可以幫助到教師們。 表2 不同信息化環境對應的關鍵軟、硬件特征 問答 十九、如何與信息化教學模式相匹配來選擇能力點? 表3 不同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應的能力點建議 問答 二十、混合式校本研修應該如何組織? 圖3 學校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的流程示意 第五:學校可以按照“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提出明確研修與考核要求→組織教師線上(25學時)相應能力點課程學習,邊學邊實踐,開展線下(25學時)實戰操練式實踐應用教研活動→教師提交能力點成果參加校本考核→總結改進計劃”的流程,組織混合式校本研修(見圖1: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圖)。其中線下實踐應用25學時,包括提交能力點認證成果、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備課、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等活動; 圖4 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圖 第六,培訓團隊要引領指導各校混合式校本研修,要突出一校一案、以校為本、立足崗位、邊學邊用、學為所用。市縣要建立實踐應用的激勵機制,展示教師應用能力,學校混合式校本研修的新模式。 問答 二十一、學前教育的能力提升工程2.0如何構建課程與能力點測評? 在學前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中小學教育中有很大不同,主要體現以如下方面:信息技術支持幼兒園管理、通過微課程構建教研資源、信息技術推進家園共育、云時代的個人知識管理、應用多媒體開展生動教學、技術支持的幼兒發展評價等等。基于此,建議為幼兒園直接壓縮微能力點范疇,請幼兒園的管理團隊直接在以下能力點中進行進一步選擇,避免信息冗余。同時,選擇的學習課程應與這些能力點對應。 表3 適合學前教育選用的微能力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