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項目實施27問——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實施問答

     ylxuyi 2021-02-05

    編者按

    今年4 月至7 月,由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培訓專家工作組成員組成的專家詢導組通過遠程會議方式對中西部22 個省(市、自治區)、的2020 年“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規劃方案開展了專家詢導。詢導組從提高培訓專業化、細化項目設計、強化項目管理監控等方面精準指導,特別是對在線培訓、精準幫扶、分層分類進行了重點指導,為各地優化“國培計劃”項目實施提出了專業意見。在此基礎之上,專家組根據各地反映的問題和需求編制了《2020“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實施27 問》,包含了具體操作事項和案例。“微言國培”按專題逐期連載,供廣大教師培訓工作者參考學習。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提升工程2.0項目實施問答


    十五、工程1.0與工程2.0的關鍵區別是什么?


    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1.0(以下簡稱“工程1.0“)的實施周期是從2014年至2017年;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工程2.0“)的實施周期是2019年至2022年。為什么在工程1.0之后,啟動工程2.0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技術又向前發展了嗎?當然不是。
    如果以考駕照來類比,工程1.0類似于科目2,考核的是行車的場地專項技能(如側方停車等);而2.0類似于科目3,考核的是在真實道路上行駛的能力(如靠邊停車等)。簡單地講,工程1.0主要是關注“教師在個人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提高”,而2.0關注的是“如何在教育教學實境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問題,最終要看是否能將技術學以致用,并在學生學習和學校發展方面有所貢獻(如圖1所示)。

    圖1 工程1.0與工程2.0的區別示意圖

    因此,工程2.0的幾個重要原則都是和“學以致用”這一目的密切相關。
    1.以校為本:強調整校推進,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必須是為了解決本校教育教學問題服務,并在本校的教研活動中依序開展;
    2.基于課堂:強調教師的學習場所、學習方式、學習內容都是圍繞課堂內外開展,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用技術、發展能力;
    3.應用驅動:強調教師以真實的教學任務為驅動,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術,并開展實踐;
    4.精準測評:強調體現精準性的校本應用考核,并且考核的指向一定是“能力”,重點通過微能力測評來實現面向教師個體和面向學校的校本應用考核。
    就主要的核心線索而言,能力提升工程1.0與2.0的區別可以用表1來呈現。

    表1 工程1.0與工程2.0的核心線索區別



    十六、學校管理者團隊培訓的設計要點是怎樣的?


    1.培訓對象
    學校管理團隊由校長、副校長、科室主任、技術骨干、學科骨干等3—5人組成,視學校規模大小、信息化教學環境等實際情況調整結構與人數。偏遠地區小規模學校,校長和負責組織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的副校長或骨干教師應參加管理團隊培訓。
    2.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幫助學校管理團隊提高信息素養,提升整校推進提升工程2.0實施能力(學校信息化規劃設計能力、組織實施能力、評價推動能力等),指導研制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校本應用考核辦法,為管理團隊領導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創新提供保障。
    3.培訓原則
    堅持應用導向,圍繞學校信息化建設愿景、應用與評估,聚焦整校推進、混合研修、應用考核等關鍵問題實施培訓,所用為所學。
    實行任務驅動,以“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校本應用考核辦法”三個核心任務為驅動,設計相應培訓課程,開展行動學習,培訓結束時形成符合學校發展實際、具有可操作性、預期能實現的發展規劃、研修計劃與考核辦法,學以致用。
    4.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突出核心能力,分“政策理解力、規劃設計力、教學創新力、總結提升”四個模塊,圍繞提升工程2.0政策理解、整校推進、研修組織、應用考核等主要內容以及三個核心成果的完成進行專題與活動設計。
    附:案例

    圖1 學校管理團隊培訓方案要點示例



    十七、培訓團隊培訓的設計要點是怎樣的?


    1.項目定位
    培訓團隊培訓是整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著力點。要以區縣培訓者團隊為重點,按照“素質好、教學優、懂技術、會應用、善指導”的標準遴選組建。在省級專家團隊的引領下,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指導和服務能力,逐步打造區縣為主的本土化信息技術應用支持服務團隊。
    2.培訓目標
    (1)領會能力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明確培訓團隊的職責任務和要求,掌握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有效路徑與策略。
    (2)提升對整校推進和課堂教學應用的指導和評價能力。掌握不同應用環境和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選學、能力點應用和考核的有效策略,明確指導工作重點與評價標準。
    (3)理解區域能力提升工程2.0規劃和年度計劃,研制或完善區域校本研修指導方案與區域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3.培訓原則
    (1)實踐導向。培訓要與區域能力提升工程2.0推進緊密結合,圍繞指導工作任務要求,提升履行職責的素養和能力。
    (2)任務驅動。要與本區域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團隊(項目辦)、省級專家團隊組成工作團隊,共同研制或完善本區域校本研修指導方案、區域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3)成果導向。圍繞指導學校發展規劃、校本研修、應用考核關鍵環節和課堂應用核心任務,發現、遴選、匯聚一批典型案例和優秀課例,為后續引領、指導、評價工作奠定基礎。
    4.培訓內容
    培訓團隊培訓著眼工作任務要求,明確“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按什么標準干”。圍繞整校推進指導和學科應用指導核心任務,按照“理念提升、能力提升、經驗借鑒、成果產出”四個核心模塊設計系列培訓課程。
    附案例:

    圖2 培訓團隊培訓方案要點示例



    十八、如何判斷學校現有的信息化環境?


    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校本應用考核指南》中,提供的30個微能力點,成為各地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的重要依據。

    這30個微能力點是以“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為三類分列的,那么學校在選擇微能力點時,如何判斷自己學校所處的環境呢?下表應該可以幫助到教師們。

    表2 不同信息化環境對應的關鍵軟、硬件特征



    十九、如何與信息化教學模式相匹配來選擇能力點?


    為了幫助各個學校選擇自己適合的能力點,這里提供幾種信息化教學模式,并為這些模式配置了相應的能力點范疇,供各個學校使用。
    1.優化教學模式是借用了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在不改變當前學校里以講授啟發為主的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具體教學環節的優化,從而達到最令人滿意的效果。適用信息化環境:多媒體教學環境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流程,將知識傳遞置于課前,課上時間主要用來更多的“以學定教”,開展互動、點評與分享。這種模式將學習知識的更多主動權交給學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適用信息化環境:混合學習環境
    3.項目學習模式是一種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在復雜、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問題分析與探究,通過制作作品來完成自己知識意義建構的教學模式。項目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來源于真實情景中的任務、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研究性學習、主題探究學習、STEM學習等,都可以歸在這一類。適用信息化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4.數據驅動教學(Data-driven Instruction)依托于互聯網和學習分析技術,是依靠著數據的采集、分析與利用而實施的、更多強調學生學習個性化的新型教學模式。適用信息化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5.在線教學模式是師生處于物理分離的狀態下基于互聯網實施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與前面的各種模式有交叉(如:在線也可以開展項目學習),單設這種模式是為了方便有些學校準備將疫情期所產生的成果或教學感悟做進一步的提升。適用信息化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面對以上教學模式,建議可以采用如下的微能力點“套餐”供學校選擇。

    表3 不同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應的能力點建議



    二十、混合式校本研修應該如何組織?


    依據《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要求,學校在“整校推進”過程中要以提高教師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為目標,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校本研修完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以下按每位教師完成50學時為例)。混合式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建議如下:
    第一:培訓團隊要加強對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研究,引領指導學校探索線上線下混合研修新模式;
    第二:學校管理團隊要基于本校實際情況,針對問題與需求,制定可提升、可檢測、可達成的目標任務及研修計劃;
    第三:學校要立足“整體提升”,建立“骨干引領、教學選學、團隊互助、學校指導”的研修共同體;
    第四:學校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時可以按照“學校目標—學校確定微能力點范圍→教研組確定微能力點范圍→教師選擇能力點”的流程進行(如圖3示例);

    圖3 學校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的流程示意

    第五:學校可以按照“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提出明確研修與考核要求→組織教師線上(25學時)相應能力點課程學習,邊學邊實踐,開展線下(25學時)實戰操練式實踐應用教研活動→教師提交能力點成果參加校本考核→總結改進計劃”的流程,組織混合式校本研修(見圖1: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圖)。其中線下實踐應用25學時,包括提交能力點認證成果、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備課、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等活動;

    圖4 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圖

    第六,培訓團隊要引領指導各校混合式校本研修,要突出一校一案、以校為本、立足崗位、邊學邊用、學為所用。市縣要建立實踐應用的激勵機制,展示教師應用能力,學校混合式校本研修的新模式。



    二十一、學前教育的能力提升工程2.0如何構建課程與能力點測評?


    在學前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中小學教育中有很大不同,主要體現以如下方面:信息技術支持幼兒園管理、通過微課程構建教研資源、信息技術推進家園共育、云時代的個人知識管理、應用多媒體開展生動教學、技術支持的幼兒發展評價等等。基于此,建議為幼兒園直接壓縮微能力點范疇,請幼兒園的管理團隊直接在以下能力點中進行進一步選擇,避免信息冗余。同時,選擇的學習課程應與這些能力點對應。

    表3 適合學前教育選用的微能力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区 |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性奴sm虐辱暴力视频网站| 成年女人喷潮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软件| 人妻人人做人做人人爱|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午精品午夜福利757视频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 最近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国产精品自拍午夜福利|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色香欲天天影视综合网| 爱情岛亚洲论坛成人网站|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亚洲 都市 无码 校园 激情| 少妇上班人妻精品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