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周志 一、理論 ---- 實踐模式 理論 ---- 實踐模式是指師生在共同學習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學生運用理論來研究、解決問題,體驗研究性學習課程理論的價值,提高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全員參與、師生互動、設疑問難、課程開放、理論傳授、實踐檢驗、創新求異、自主探索等是其特點和優勢。具體要求是:首先,運用課堂教學形式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和基本理論,組織、引導學生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源自生活實際的課題。其次,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創新,不怕失敗,總結經驗。 二、問題探討模式 師生圍繞問題的分析與探討展開的教學活動,構成了問題探討教學模式。其基本理念在于:以激勵、強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參與意識為著眼點,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和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宗旨,創設一種開放而又活潑的學習氛圍。其教學策略是:將問題或案例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共同探討,構建師生平等、互動的學習環境。一般來說,教師要選擇典型的問題或案例,不可平鋪直敘地搬給學生了事,而要創造性地加以取舍,主動設疑,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課題研究模式 課題研究模式是指教師提供課題或由學生根據興趣設計研究課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索、實施研究計劃、完成課題目標、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如果說 “ 問題探討模式 ” 主要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話,那么, “ 課題研究模式 ” 注重的是學生主動探索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其中,思辨性課題主要靠圖書館以及報刊雜志上的相關資料進行論證;描述性課題更多是通過深入的社會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用事實論證課題。描述性課題難度較小,較適合于初次涉足于該領域的探索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