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快開學了,孩子是否已經作好迎接新學期的準備呢?從寒假到新學期,從閑散到緊張,孩子常常會無法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還沒從過年的熱鬧、散漫中回過神來。 怎樣讓孩子盡快適應上學節奏?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開學前必讀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用全新裝備來點燃期待 孩子過寒假,對于馬上開學會充滿厭惡感、抗拒感,不想上學。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商店、超市購買新文具,讓孩子在買新文具的過程中轉變自己的態度。 這個方法對于處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尤其管用。 在購買書包、文具,準備校服和在學校使用的水壺餐具的過程中,讓孩子全程參與,并充分聽聽孩子自己的意見,會讓孩子直接產生“小學學習大不同”“我的學習我負責”的直觀感受。 然后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書店逛逛,買一些新學期可能會用到的字典、輔導書,回家后我們和孩子一起給新書包上書皮。 無論是在實體商店,還是在網絡上購買學習用品,都邀請孩子參與選購的過程,讓孩子對金錢的使用上有更深的認識。 只有通過這一系列細致的準備工作,孩子才會一點一滴地體會到新學期開學是一件多么莊重嚴肅的事情;而在選購過程中,讓孩子充分參與各種用品的選購,也會讓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產生主人翁意識;孩子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從心里重視起來,準備起來。 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心里了解到:
用新裝備給孩子美好的新學期祝福,讓孩子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新學期,孩子會更加珍惜開學時光的。記住,比收心更重要的是開心。 2 用逐步早起來調整作息 假期中,大部分孩子比較放松,跟著家長一起,每天晚睡晚起,作息時間被徹底打亂。 開學之前,一定要按照上學的作息規律,提前給孩子調整過來,否則開學的頭一周,孩子會特別辛苦,課堂會打瞌睡,沒有聽課效率。 寒冷的天氣早起是件讓“懶羊羊”們倍感困難的事請。建議家長提前三五天幫助孩子逐步調整生物鐘,有計劃地每天提早一點點,逐步回歸到合適的時間段。 從逐天早醒,到逐步早起,讓這個變化時間的鬧鐘,來幫助孩子調整生物鐘。 同時可以這樣安排:上午起床后20分鐘的早讀時間、看45分鐘的課外書籍;下午45分鐘的練字時間、45分鐘的課外書籍、45分鐘的戶外運動。其他時間可以自由安排。 提前幫孩子調整好心態和作息生物鐘,模擬開學節奏,營造收心環境。假期放縱的節奏,就讓它快速成為過去時。 開學前,要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時間起居,按時準備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調解生物鐘,才能讓孩子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 「提醒」 切忌強制。家長強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娛樂活動,孩子可能產生抵觸、逆反情緒。 3 用規劃臺歷來確定目標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策劃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家長在開學前的一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尋找、確立新學期的新目標,激起孩子的斗志。 我們可以買一本較大的臺歷本,勾畫出幾個重要的時間點:開學、考試、放假等。在這些時間點上寫下孩子的目標,例如:在元宵之前看完一本短篇幅的課外書。 在臺歷上寫下新學期的具體目標會讓孩子有一點壓力和挑戰感,從而讓他以挑戰的心態進入新學期。 這個目標不僅僅限于是文化成績的提高,還可以多元化,比如參加班級職位競選,爭做做一個小組長,為班級多做貢獻;調整一個體育項目,參加一次學校運動會等等都可以,鼓勵孩子多做沒有接觸過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 4 用圓桌會議來展望未來 沒錯,正如放寒假前一樣,全家人或者請一些同學來家里玩耍,和孩子圍坐在一起,舉行一次有儀式感的小會議。 在會議上,讓孩子們討論一下自己假期有哪些開心的事情,新學期大家都有什么計劃、相互鼓勵。 我們可以稱贊孩子做了多少家務,表揚孩子看了多少書,肯定他們在假期的巨大收獲。這是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心態的開始,以便于他們有更強大的自信面對新環境,應對新挑戰。 然后,就要和孩子一同商議接下來的生活、學習和娛樂安排。爸爸媽媽們要以孩子為主,讓他們自己學著做計劃做安排,而不是一味的強調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5 用提前測試來溫故而知新 臨近開學,我們首先要檢查作業(寒假學習計劃)完成情況。 同時我們可以鼓勵孩子重新整理上個學期的課堂筆記、試卷等辦法來回顧知識點,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還可以對新學期的新知識做個初步預習,建立知識網絡。 畢竟只有把舊知連接起來,學新知識才能連貫,具有系統性。 當一切準備工作做好的時候,我們可以拿出幾張試卷來檢測孩子是否忘記了上學期所學,對試卷的正確與否不用太過關心,更不用讓孩子爭分奪秒來寫題。 開學自測的目的并不是看孩子掌握了多少,而是對孩子進行“敲打”,讓他知道自己的不足。 順便可以讓孩子復習下之前學過的內容,然后再大致瀏覽下新學期的課本教材。熟悉往后一學期的大綱目錄,讓孩子對知識心里有個底,這樣學習起來才不會太過于吃力。 但是千萬別把新知識重新學一遍,否則孩子真正上課時卻沒有了對知識的渴望,喪失新鮮感和興趣,變得不想聽課。 孩子在“度假慢節奏”與“開學快節奏”兩種模式切換時,難免會產生緊張、抗拒心理,如果我們不能幫助孩子以輕松、愉悅的心態來進入新學期,將會影響孩子下學期的學習。 聲明 轉自家長慧。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
|
來自: 閑云野鶴qpab3u > 《教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