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自律,越成功;越放縱,越失敗。
著名游泳健將菲利普斯從14歲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始,他堅持365天全年訓練,風雨無阻。數據統計,他每天在水下的時間長達6個小時,從未間斷過,很讓人吃驚。
娛樂圈名人彭于晏,也是自律狂人。他為了演好《翻滾吧,阿信!》運動員角色,每天12小時體操訓練,相當于全職運動員的強度。在《激戰》中為了演好專業拳擊手,連續3個月飲食控制,只吃水煮青菜和雞胸肉,硬是達到拳擊手標準身材,體脂率到達了6%以下。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真正自律的達人,通常能夠按照想法,規律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持續朝著目標前進,直到實現人生目標。
然而,在平時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坐吃等死。今天想想千條路,明天起來走原路,無法持續向目標奮進。
不自律的人,通常是三分鐘熱度,自律一段時間后,就選擇了自我放棄,比如一個人想要減肥,通常堅持十天半個月,就還是退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不減反增,最后自暴自棄,成為了一個真正的loser。
清華大學有個關于人們如何度過假期的調查,調查顯示,放假期間,人們最會做的幾件事是:刷電影刷電視劇;宅家里玩游戲;胡吃海喝;去KTV、酒吧等嗨到三更半夜。
殊不知,這樣放肆過長假,看似很輕松,卻藏著巨大的危機,既傷害身體又無意義,很多長假歸來,你都會感覺疲倦、空虛、焦慮,甚至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
《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寧說:誰同現實妥協,誰就是對未來沒有信心。每個人都應該掌握自律的心理及方法,戰勝每個當下,奔赴美好的前程。
一、延遲滿足效應對自律的影響
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多自律達人,都有很強的延遲滿足能力,能夠為了長遠的目標,放棄暫時的享受,最終通過自律實現目標。
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曾說:以大多數人滿足感延遲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什么是努力?早出晚歸,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別極大,區別好像不是努力。
1、延遲滿足能力,促使一個人自控力增加
延遲滿足能力強,意味著能夠放棄當下暫時的享受,克制眼前的欲望,經得起眼前的誘惑,推遲享受。延遲滿足的核心不在于延遲,而在于滿足,延遲滿足不是不滿足,而是為了更大的長遠的利益,而放棄短暫的利益,是克服當前困境而力求長遠利益的一種能力。
延遲滿足能力,是職場人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重要標志。曾經我的同事,現在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擔任高管,他從來都不會因為短暫的困難而放棄一項工作,而是著眼于未來,比如同樣一件工作,為了確保工作質量,即便當下不產生盈利,也要保證長遠的利益。
在職場中,難免遇到挫折,困難和壓力,如果一個人在追求目標時,能夠抵制眼前的困難,而實現更長遠的、更有價值的目標,就說明他的自控力強。
3、延遲滿足能力強提升格局意識
在工作中,難免充滿各種誘惑和機會,很多企業之所以倒閉,就在于企業家不能夠放棄眼前盈利的機會,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構建自己護城河,而是目標分散,沒有核心競爭力,導致很輕松被擊垮。
延遲滿足能力強,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通常格局更大,看事情眼光更長遠,而不會只看到當前的利益,要完成遙遠的目標,需要刻苦勤奮的工作,當然,所得到的回報也更大,想要完成目標,就要放大格局,善于舍棄不重要的小事,約束及時享樂的行為,去贏得更大的利益。
3、延遲滿足能力強提升做事專注力
微觀角度上來講,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能夠精心專注眼前的工作,專注努力和奮斗上,有耐心等待開花結果,收獲也更大。
曾經米歇爾在棉花糖實驗中,觀察孩子們對棉花糖的渴望程度,發現能夠克制眼前誘惑的孩子,專注力更強,只會專注做好眼前的事情,而暫時不會想棉花糖。這在他們長遠的發展的更好離不開專注力。
二、如何訓練延遲滿足能力?
1、獎勵法
每個職場人,都應該設計外部獎勵,去激勵自己完成目標。具體的完成路徑如下:準備一個小紅花印章,可以代表錢,用作購買自己想要的獎勵物品。和自己約定好后,每完成任務獲得一個小紅花,累計到一定錢數,就兌換成獎品獎勵自己,而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就是在鍛煉自己的延遲滿足能力。
在設置獎勵法時,要注意三點,才能夠讓獎勵法更加有效:
(1)獎勵要兌現。但凡獲得的獎勵,要兌現,就像你答應一個很重要的客戶一樣去兌現,否則你將失去自信,打破獎勵法的機制,最終導致失敗。
(2)獎勵有標準。獎勵標準要統一,最好根據重要性或事情的緊急程度、難度做好一個衡量,確保獎勵有效。
2、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就是一種積極的信息傳導,信息產生信念,信念產生態度,態度產生行動,行動導致結果。
職場人在如果想實現一個巨大的目標,或許當前你的能力還不能夠滿足大目標,不妨將目標一點點拆解成小的目標或者行動,先完成一個小目標,再完成一個小目標,最終實現大目標的實現。
在完成小目標時,要暗示自己一定可以完成目標,并且一步步朝著目標靠近,并且不斷調整工作節奏,以確保工作的有效完成。
3、ABCD法
ABCD法,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增強延遲滿足能力,提高自控力。A,代表行為,B,代表現在,C代表未來,D,代表策略。
比如你現在的行為是刷電視劇,眼前的好處是享受輕松的感覺,但是未來你將迎來工作成績差、能力弱,心態奔潰的難題,那么改變的策略有哪些呢?
1、與距離分心的事務遠一點。比如我們可以把手機先鎖起來,先去完成眼前的工作,等工作一段時間,再去拿出手機,玩一會,這樣掌握節奏,就能有很好的自控力。
2、獎勵物可視化。比如你的目標是賺到1萬元,你可以將1萬元的數字,貼到眼前的桌面上,人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達到理想的收入。
3、轉移注意力。當你突破舒適區,肯定會產生不舒適感,這時候如果一味抗爭,反而會消耗注意力,讓自己無法專注工作,這時候不妨轉移注意力,先吃一塊巧克力,或聽一段舒緩的音樂,讓自己滿滿平靜下來。
寫在最后
延遲滿足能力,意味著你要改變自己,克服眼前的舒適,走向一段時間的不舒適,最終成為真正厲害的職場人。延遲滿足能力,是一場硬關,闖過去,就能為未來鋪墊一條平坦的路,讓自己越來越順利。
打開眼界,不要故步自封,延遲滿足感,用腳步踏出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