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些話? 1. “我的孩子三年級了還不會系鞋帶是什么原因啊?” 2. “我的孩子站不穩,身體感覺軟綿綿的,總是容易摔倒是怎么回事啊?” 3. “為什么我的孩子6歲了還無法流利閱讀,語言表現力很差?” 什么是感覺統合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美國、歐洲各國以及臺灣等地區從20 世紀70 年代就興起了兒童感覺統合訓練方法。近幾年在中國大陸地區也引進、開發了這一訓練理論與技術。 了解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這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 現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 感統訓練良好干預效果: 首先,感覺統合訓練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術。感覺統合訓練具有整體性,使用合并有前庭覺、本體覺、視覺和觸覺刺激的適當運動,可以改善兒童的注意力, 提高兒童的學習成績、運動協調和語言功能。 第二,感覺統合訓練的針對性比較強。有研究表明,注意力缺陷的問題主要與腦執行功能失調有關,而感覺統合訓練就是針對腦功能而實施的。 第三,由于感覺統合訓練的游戲性能引起兒童的興趣,使訓練更為容易。 最后,家長與兒童及其訓練者共同參與的干預模式與傳統的藥物訓練相比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三者形成的訓練同盟與關心、幫助的團體氛圍是其他訓練方法所不可替代的。 家長在決定是否進行感統訓練時,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實際發育情況,單純的感統失調也許是正常發育過程中的差異化或不成熟的表現,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幫助孩子克服感統失調帶來的不適。 常州市德安醫院心理科,在感覺統合訓練上已積累豐富經驗,多年來開展“專心有助”活動,在幫助孩子改善“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動作協調性差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我們開展了兒童感統行為團體訓練! 預約治療:請撥打0519-68016801; 活動時間:每周五下午15:45-16:45; 活動地點:一號樓門診三樓行為訓練室。 視頻 / 網絡 圖片 / 心理門診 文字 / 甘思佳 排版 / 何益國 審校 / 高婷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