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醫里辨證總是會看寶寶的小舌頭,中醫認為舌苔是孩子身體晴雨表。 感冒、發燒、積食、脾虛……常見大小事情,都會在表現在舌苔上。 今天我們講講“察舌”學會看舌,寶寶大小毛病就不用手忙腳亂了。 舌診 五臟在舌面上的分布:舌根屬腎,中部屬脾胃,左邊屬肝,右邊屬膽,舌尖屬心肺。按三焦分,舌尖屬上焦,舌中屬中焦,舌根屬下焦。 舌分三焦上中下, 五臟六腑在其中; 心氣通舌在上焦, 脾胃中土位中焦; 腎連舌根居下焦, 舌之左右瞧肝膽。 日常觀察孩子的舌頭,主要觀察兩點—舌質、舌苔的變化,舌頭不同位置的細節變化反應了不同臟腑的變化。 正常舌的標準是:舌體柔軟,粉紅舌、薄白苔。淡紅色舌頭上面隱約有一層白色,像冬天草地上截下的薄霜。(如圖一所示) 也有家長觀察孩子舌象的時候往往容易將舌體、舌質和舌苔混為一談。 舌體是指舌頭的形狀,舌質是舌頭除去舌苔以外的部分,觀察孩子舌質的時候可以觀察孩子舌頭邊緣部分,避免舌苔對舌質顏色判斷的干擾。(如圖二所示) 舌質的變化 舌苔變紅 紅就像火,有火就會熱。那么說明體質偏熱或是將要發生熱證。 孩子如果吃了大量肉類食物或是煎炸類食品,會出現舌質、嘴唇顏色偏紅,睡覺呢也不安穩的現象。 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容易出現感冒發燒,扁桃體發炎等癥狀。 飲食注意:日常飲食要避免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特別是肉類食物、煎炸燒烤類食品,大多是熱性的,很容易助熱,盡量不吃。 可以適當吃一些冬瓜、白菜、芹菜、綠豆芽、梨等食品。 舌質偏白 雪是白的,說明寒,人的氣血不足,也會是出現蒼白。說明身體偏寒或血虛如果舌質顏色偏淡,說明患有寒證,或者偏于血虛,也見于感冒早期等。 這種孩子一般脾胃功能較差,消化吸收能力不足,要避免暴飲暴食,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注意:多吃小米、山藥、蓮子、藕、綠葉蔬菜等,不要逼迫孩子勉強進食,要少吃性質寒涼的食物,特別要禁食冷飲,防止對脾胃的損傷。 舌苔的變化 舌苔白、厚 舌苔變厚是脾胃有濕,一般與消化功能失調有關。若孩子出現白厚甜膩的舌苔,除了體質因素外,多是平時吃了過多的寒涼甜膩的食物,身體內寒濕積聚引起。 還有一部分孩子舌苔并不厚,但是舌頭上面水汪汪,口水很多,或者舌面上白色的黏涎,都是體內濕氣偏重的表現。 如果再感受風寒,最容易成為胃腸型感冒,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如果出現明顯的問題,可以采用推拿方來給孩子調理。 飲食注意:平時可以吃一些溫胃健脾、散寒化濕的食用,如山藥、扁豆、馬鈴薯、藿香、香菜、牛肚等 舌苔黃厚、粘膩 舌苔黃厚黏膩常常伴有口干口黏、痰多煩躁、腹部脹滿、大便干結等癥狀,屬于脾胃濕熱或者飲食積滯。 常見于各種感染性疾病、消化功能紊亂等。與暴飲暴食,大量使用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有密切關系。 如果與喂養過多、飲食積滯有關,還要注意飲食節制,尤其是晚餐不要吃得太多,并吃一些保和丸、大山楂丸等幫助消化的藥物;白蘿卜煮水也有很好的療效。 飲食注意:首先應該選擇清淡飲食,其次可以選擇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白蘿卜、冬瓜、藕、綠豆、薏苡仁、山楂等。 舌苔薄、萎黃 小兒舌苔呈淡黃色,一般多是薄白苔中帶有淺黃苔。 風熱型感冒常出現薄黃苔,說明邪氣不是很重,有輕微的肺熱,里熱還不明顯,要注意預防感冒。 飲食注意:可以食用一些白菜、白蘿卜、番茄、楊桃、綠豆、或者喝一些薄荷茶、菊花茶。 舌苔剝落、地圖舌 舌苔剝落是指舌苔剝落不全,剝脫處光滑無苔、形如地圖而言,中醫叫花剝苔,西醫稱為地圖舌。 舌苔剝落多見于體質偏弱的嬰幼兒,常伴反復呼吸道感染、佝僂病、貧血、腸寄生蟲病、濕疹、過敏性哮喘、慢性腹瀉、微量原色缺乏等。 如果舌質偏紅,舌苔剝脫,體溫偏高,精神疲憊,身體消瘦,大便干燥,夜間盜汗,屬于氣陰兩虛。多選用百合、銀耳、甘蔗、胡蘿卜、荸薺、雪梨等有滋陰生津作用的膳食。 如果舌質淡白,舌苔或剝,時消時現,伴有面色發黃,精神疲憊,食欲不振,大便時稀,一活動就出汗,容易感冒,屬于脾胃氣虛。可以經常食用小米、扁豆、山藥、蓮子、綠葉蔬菜。 飲食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溫熱助火的食物,如羊肉、狗肉、桂圓、蒜、咖喱、胡椒、蔥、生姜等。 特別提醒 一般睡覺剛醒來、剛吃過飯,或者吃了含有色素的食物以后,不適合觀察舌苔,舌苔不夠準確。 新生兒的舌質紅無苔和乳嬰兒的乳白色苔屬于正常現象,媽媽不要過于緊張,以為是疾病所致。還有寶寶吃了某些藥品或食物,往往也會使舌苔變色、變黃厚,這些均不屬于病苔。 一般來講,染苔的色澤比較鮮艷而浮淺,而病苔不易退去,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區別,千萬不要將正常的舌苔誤認為病苔而虛驚一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