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圖片均為沈陽崇壽寺白塔) 沈陽崇壽寺白塔,因于1956年5月拆除,現已見不到任何痕跡,根據《考古通訊》1957年第6期《沈陽崇壽寺白塔的文物》(李彩畬)記載,此塔平面作等邊八角形,密室十一層,高約25.88米,塔基座當時殘損嚴重,上緣原嵌有橫鋪一周的凸雕蓮花磚。第一層塔身每面有一佛龕,龍楣上鑲飾卷草紋花磚。龕內置一坐佛,龕外兩側立脅侍菩薩二,八面的佛像磚石各四,西北、正西、西南、東南為磚像,余皆石像。脅侍菩薩全為磚雕。佛龕上部正中嵌入佛名磚一塊,兩旁稍下有天人二個。佛自正南向東起為:寶生佛、阿閦佛、慈悲佛、普濟佛、大慈佛、惠華佛、平等佛、等觀佛。這和沈陽塔灣的“無垢凈光舍利塔”上的佛名完全相同。根據地宮中出土的石函銘文可知,該塔建于“遼乾統七年(1107)”,塔名為“釋迦佛生天舍利塔”。由此可知該塔建筑時代晚于(塔灣)無垢凈光舍利塔,體量上也小于(塔灣)無垢凈光舍利塔,但建筑風格,供奉的物品和佛像均一樣,可謂是一脈相承。因此,可以推測,此塔是仿(塔灣)無垢凈光舍利塔所建,只不過由于遼代臨近滅亡,物力財力不足,修造的級別比不上(塔灣)無垢凈光舍利塔罷了。綜觀現存的各遼塔,供奉佛像完全一樣的,只有這兩座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