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黃?蟲丸 【原文】 大黃(蒸)十分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藥四兩 干漆一兩 蝱蟲一升 水蛭百枚?蟲半升 蠐螬一升 干地黃十兩 右十二味,末之,煉蜜為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作者】 張仲景 【出自】 《金匱》 【金匱】 1、五勞極虛,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劑量】 1、大黃用量諸家都認為有誤。實際可以用到10克。 【組成】 甘草 地黃 芍藥 黃芩 蠐螬 ?蟲 大黃 水蛭 桃仁 杏仁 虻蟲 干漆 【功效】 祛瘀生新 【應用】 1、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肝硬化,脾腫大,手術后腸粘連,子宮內膜性閉經,卵巢性閉經,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腦血栓形成。 【方解】 大黃?蟲丸是攻補俱兼的藥物: 1、干地黃是補血的; 2、芍藥斂血,肚子痛、或者是需要破血時,一定會用到芍藥; 3、身體里面會有淤血,時間一久定會有內熱的現象出現,黃芩去熱 4、大黃通淤 5、?蟲、水蛭、蠐螬、虻蟲都是攻淤破血的藥,尤其是干的淤血,把已經成為血塊的淤血慢慢化成血水以后,就可以滲透進腸壁管里,或者是進人膀胱,由小便或是大便排出來。蠐螬,過去我們出的蠐螬,有人認為就是「地鼈蟲」,也有人認為是還沒有蛻掉外殼的蟬,蛻掉后外殻就是蟬蛻,用來治瘧疾與皮膚病用的。如果它在殻里面就還會蠕動,這時就有人把它當成蠐螬來用。 6、干漆是漆樹的樹皮,毒藥,拿起來是黏答答的。干漆必須要燒過才能用,燒的時候要使用瓦片或是鐵板之類放在火上來燒,就會有青煙冒起來,千萬不要去聞它,很毒的。 7、虻蟲、水蛭在傷寒論時都說過了。蠐螬,過去我們出的蠐螬,有人認為就是「地鼈蟲」,也有人認為是還沒有蛻掉外殼的蟬,蛻掉后外殻就是蟬蛻,用來治瘧疾與皮膚病用的。如果它在殻里面就還會蠕動,這時就有人把它當成蠐螬來用。 8、此時遇到有干血的時候怎么處理呢?大家記住,當病人身體里面有干血時,在膈俞上面會有壓痛點,因為膈俞是血的會穴,所以第七椎有痛點出現時,我們就知道此人體內有干血勞,這是第一個癥候。第二個,如果病人是男子,你問他:「你過去做什么的?」「我是練功夫的。」,就可能有內傷在體內。再問他:「你呼吸時會不會有痛,出現在固定的一個部位?」因為有干血的地方一定有痛,表示里面有淤血。得到干血勞的多半是女子,而且大部分的女子都是我們可以用灸治,因為脾主腹,可以在脾的募穴「章門」灸,然后在小腸的募穴「關元穴」再灸,近取穴部份完全用灸治,不需要扎針,熱灸產生的熱一下去,干血就化掉了,任何東西碰到熱就化掉。腳下我們可以下針,有干血的人,三陰交一定會有壓痛點,而血海可以消導淤血止痛經。背上第七椎不要扎針,也是用灸的,灸他的膈俞,讓血液循環加速,這是我們針灸并治干血勞的方法。 【說明】 1、大黃蟄蟲丸是《金匱要略》里的血痹虛勞病證并治,也是唐榮川的《血證論》第五卷肝血癆,跟《金匱要略》里面提到的幾乎一樣,大黃蟄蟲丸就是肝血癆的專方。干血癆的“腹滿疼痛拒按”表示是實證;“痛處固定”代表是血瘀造成的;“肌膚甲錯”是皮膚一格一格的,很干燥;“兩目黯黑”表示整個眼眶都是黑的。 2、大黃蟄蟲丸的組成,大黃去實;清熱黃芩;甘草調和諸藥、補氣;活血化瘀桃仁;潤腸通便杏仁;養血、調肝、止痛的白芍;涼血、補充水液的生地;截瘧的蜀漆;消除癥瘕的水蛭;活血行氣的蠐螬(金龜子的幼蟲);破瘀、破積、通絡、理傷的蜇蟲(土鱉蟲),中藥里用到蟲藥時,藥力就很強,大黃蟄蟲丸就是代表作。 3、在《解析方劑學》中,大黃蟄蟲丸是血瘀調養的方劑,用來治療很嚴重的血瘀形成的肝血癆的問題。 4、方中的藥性在分布上,是偏涼、偏瀉,藥物動力學上,則升、降、收、散都有,讓氣機能夠動起來。整體方性的呈現為涼、瀉、收、潤。 5、大黃蟄蟲丸就是利用蟲藥的活血化瘀、行氣破癥瘕且去陰實的力量來治療。 【應用集錦】 1、倪師很少用,有很多針灸的方式再配上一些藥可以代替。但是國內老中醫用得比較多。 2、女人有干血時左腹痛,用茜草;腳無力用牛漆 3、只要陰虛、有熱、有瘀三個條件具備,即可使用,如證見:五心煩熱或咽喉干燥,有灼熱、刺痛感,呈一派陰虛有熱有瘀之證,使用本方后,可收異病同治之效。 4、辯證正確,血府逐淤湯無效時,往往是因為其藥力不夠大,可以改用大黃?蟲丸。大黃?蟲丸的力量可以消除干血。 【比較集錦】 1、似小建中湯證,而虛贏極甚,肌膚干燥且腹滿攣急,按之硬痛者,此乃干血也,為大黃?蟲丸之證。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