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而不通,為痹。 痹癥,是指人體機表經絡、營衛因邪感,受風、寒、濕、熱,瘀,虛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癥的一類病證。 包括現代醫學的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癥。 主要病機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于濡養所致。 初、或早期者為營衛肌膚筋膜失和、不暢通,后、或久病者為精血瘀毒滯阻凝結。 久病至虛,久病至風痰濕濁瘀,…病因、病機二者循環反復反應發作。 二,營衛之氣陰陽與久病入絡痹癥。 久病入絡之“絡",具雙重特色。 絡:原指相連續纏繞著。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運行于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等功能作用。 經與絡于陰陽、位置、功能、作用,大小深淺等因素不同,而它們的本質屬性、基本一樣的。也即“絡"者為未、或“絡"為經之化生、演化。 “絡"特色特點,是加強“經"某些特色作用與功能意義。 三,“久病入絡”是久病傷延日久 ,病邪深入 ,病理引起主未功能屬性,經絡同傷,非一般入血入理,或入臟入腑,是精氣血神同樣、同源傷害。 當然,現代醫家則根據這個理論,推斷出一特色“初病治氣,久病治血",這一治療用藥模式。 此特色特點,是對“久病入絡"病理,綜合性形態施治法。 調整治療“久病入絡"大法,應從入絡傷害“精、氣、血、神同樣、同源傷害”,以此病理、病機為全面依據基礎,整體辯證施治。 本文為知識共享。 原創作者 羅占光中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