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經(jīng)典建筑會濟一堂的元代建筑博物館 有蒙古包元素的元代大佛殿;殿內(nèi)元代泥塑佛像 佛龕天花板上繪富有民間生活氣息的元代彩畫 ——韓城普照寺 陜西韓城普照寺,佛殿建筑與常見的中原或江南大雄寶殿很不一樣 時代:元 地址:陜西省韓城市東北昝村鄉(xiāng)吳村 陜西韓城普照寺,寺始建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現(xiàn)在堪稱元代經(jīng)典建筑寶庫。韓城是元代建筑遺存較多的地方。上世紀末, 為了保護好元代建筑,韓城將急需維修的元代建筑若干處逐步搬遷到普照寺。現(xiàn)已搬遷了兩處四座建筑,連同普照寺原有的古建筑共12座,成為全省最大的元代建筑博物館。 普照寺山門及二門,寺門向南,拾級而上,居高臨下 普照寺建在十余米高的古寨堡南端,寺門向南,拾級而上,居高臨下,有虎踞高山之勢。普照寺在明清兩代有所修葺,但建筑風格仍維持著元代格局。主體建筑是大佛殿,殿前東有“伽藍廟”、“土地廟”;西有“護法廟”、 “關(guān)公廟”,殿后有“觀音洞”都是不大的建筑。 陜西韓城普照寺 ![]() ![]() 普照寺大佛殿頂部共有手繪天花板130余方,豐富多彩,富有民間生活氣息 ![]() ![]() 大佛殿面闊五間,單檐歇山,檐下斗拱,明間辟門,次間及梢間上方設(shè)直欞窗,其余部分圍以厚墻。檐柱包裹于墻體之中,墻體向上逐漸收縮。這一佛殿建筑與常見的中原或江南大雄寶殿很不一樣,據(jù)說是仿照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而建。殿內(nèi)為砌上露明造,后部設(shè)木質(zhì)佛龕,下砌磚石臺基。佛龕中供奉元代泥塑彩繪佛像五尊。正中是如來佛,結(jié)跏趺坐,座下是高高的束腰須彌座和四重仰蓮,使得佛像更加崇高莊嚴。如來高度超過4米,手施與愿印。左右立迦葉、阿難塑像,高2米,東西兩側(cè)是普賢和文殊。與別處騎著青獅、白象的二菩薩不同,此殿中的文殊、普賢都是端坐在蓮臺之上。神龕的木雕工藝精湛,闌額上繪有詩文和彩畫,額前垂以花柱,頂部設(shè)天花,繪有130多幅元代遺存彩畫,有人物、山水、瑞獸、花鳥等。這些彩畫稱得上珍貴,不僅因為元代彩繪能夠完好地保存到現(xiàn)在,更主要的是題材非常廣泛,人物身份多樣;動物中有家禽;植物中有糧禾,極富生活氣息,畫師出自當?shù)孛耖g。這些彩畫吸引了國內(nèi)外大批畫家和美學家前來參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 ![]() 普照寺大佛殿神龕雕刻彩畫 ![]() 33 陜西韓城昝村鎮(zhèn)元代普照寺元代建筑從內(nèi)部看斗拱及梁架 ![]() ![]() 韓城普照寺 陜西省渭南市韓城市昝村鎮(zhèn)衛(wèi)生院西側(c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