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耀眼的朝代,先后有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玄宗的開元盛世等,也出現一批在整個華人史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像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等。 但在唐朝后期,卻有這么一位皇帝,在其治理之下,唐朝國泰民安,內安外固,甚至在其治理下的時期,還被稱為大中之治,而其本人也被稱為小太宗。但這么一個杰出的皇帝,卻很少有人了解他的故事。 這個皇帝的名字-叫做李忱。唐宣宗李忱生于公元810年,是唐憲宗李純的第十三個兒子。跟李忱即位后的通達賢明不同,李忱幼時因為為人孤僻不喜說話,因而被宮里很多人都視為「不慧」,覺得他身為皇子卻呆呆傻傻的,所以也常常將他當傻子對待。 而當時在宮中頗受愛護的唐文宗李昂與唐武宗李炎,也常常戲弄李忱。從輩分上而言,李忱是李昂、李炎兩個人的叔叔,但年紀上,李忱卻要比但李昂還要小上一歲,李昂和李炎仗著自己得勢,從來沒有尊重過這個「傻子皇叔」,經常戲弄他。 其實唐朝內部局勢混亂,重臣自擁、宦官弄權,再加上李昂與李炎擁護者甚眾,天生不慧的李忱為求自保,干脆裝瘋賣傻,忍耐著各方勢力對自己的欺負和打壓。李忱在十幾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場大病,就在病情十分嚴重的時候,突然有亮光照在李忱身上,他突然借光而起,整個人像是突然痊愈了一樣,開始行禮,就像皇帝對待臣子一樣。 李忱還常常夢到自己坐著飛龍飛上天去,他坐在龍身上,那不就是騎到了皇帝頭上?!他的母親鄭氏聽到后,大驚失色,趕忙告誡他一定不能把這個夢說給別人聽。之后李忱將夢隱藏,繼續開始裝瘋賣傻,進而消除各方勢力對他的顧忌。 等到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病入膏肓,難以上朝。各方勢力再度開始勾心斗角爭奪權力。當時的唐朝不僅有牛僧孺、李德裕掀起的牛李黨爭,還有宦官馬元贄在從中作梗,一時間李唐朝廷上群龍無首、朝綱渙散。 這時,馬元贄將目光放到了「半癡」的李忱身上,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最好控制」的李忱推上皇位,他自己在后方聽政穩操實權。 于是李忱便成為皇太叔暫代朝政。846年3月,武宗李炎駕崩,李忱順利登基,號唐宣宗。李忱即位后,他卻一改之前癡傻作風,開始專心處理朝政。再利用皇權跟幾十年間默默累積的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是貶黜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而后又搜集宦官亂政的證據,讓馬元贄之輩下臺,并為那些被誣陷而死的忠臣良將平冤昭雪。 坐穩皇位之后,李忱進一步整肅朝廷、嚴明法度,任用忠臣良才、勤懇處理朝政,終于換來了一個「大中之治」,實現了自己曾經的乘龍之夢。可惜的是,大中11年之后,宣宗開始疏于政事,沉溺于長生術,「頗好神仙」?;鹿贆鄤萦殖蕪团d之勢,甚至還從東南財賦之地攫取大量的經濟特權,讓唐朝持續走向滅亡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