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圖層混合模式:跟差值模式一樣,圖層之間應用了排除模式后,也是能得到一種反向效果。 差值計算公式: 公式我們就不去記了,那是算法人員的事,PS博大精深,也沒有哪個人能記得住,但并不是說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拋開公式不顧,那樣的學習是沒有理論依據的,也是不科學的,當然也不會有很好的學習效果。因為我們對圖層混合模式的理解,得到的結論是來自于公式的,哪怕是大概的結論,大概的結論就是我們工作時的依據。這種圖層混合模式適合用在哪里,那種圖層混合模式適合用在哪里,這種圖層混合模式有什么特點,那種圖層混合模式有什么特點,我們對各個圖層混合模式有了大概的區別,就完全能幫助我們設計出想要的作品來。 從公式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從公式可以看出,排除先讓基色與混合色相加,基色與混合色相乘除以中性灰,然后用相加的結果去減相乘相除,那么結果色一定永遠會在基色和混合色之間,不會超過基色,也不會超過混合色。 所以當基色、混合色不是純色,而是帶有中性灰的成分時,排除模式的結果色沒有差值模式強。這是排除模式與差值模式的根本區別,差值只是簡簡單單的相減,得到完完全全的反相。 2、混合色如果是中性灰色128,那么會完全覆蓋基色。 3、白色與基色混合得到基色補色;這點與差值一樣,套到公式當中去也是得到這樣的結果。 4、黑色與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這點與差值一樣,套到公式當中去也是得到這樣的結果。 5、當背景圖層是不帶灰度的純色時,差值模式和排除模式沒有任何區別;套到公式當中去也是得到這樣的結果。 只說不做假把式,讓大家怎么相信你,來點真功夫才行!言歸正傳,我們還是以實例來說話,讓大家在視覺上進一步領悟知識點,要不然大家都快睡著了。 根據排除模式的知識要點,我們新建背景拷貝、黑色、白色、中性灰、黃綠色5個圖層。 打開背景層和背景拷貝層的顯示,為背景拷貝層添加排除模式,得到如示反向效果。 打開背景層和黑色層的顯示,為黑色層添加排除模式,結果色完全顯示基色層。 打開背景層和白色層的顯示,為白色層添加排除模式,得到如示反相效果。 打開背景層和中性灰層的顯示,為中性灰層添加排除模式,結果色完全顯示中性灰的顏色。 打開背景層和有灰度值的黃綠色層的顯示,為黃綠色層添加排除模式,結果色得到如示反相效果。 打開背景層和白色層的顯示,為白色層添加排除模式,并給白色層一個透明度50%,透明度50%即中性灰,與中性灰層效果一樣。 女孩的手臂過于太白,臉部還可以,與人體肌膚顏色非常接近,我們現在利用排除模式來把手臂的顏色讓它更接近人體的黃色。新建一個層,填充藍色,為什么要填充藍色,因為藍色的反相色是黃色。 為藍色層添加排除模式,可以看到手臂接近白色的地方變得很黃了,臉部人體皮膚的淡黃色變成了深黃色了。 我們降低下藍色層的透明度,以降低它的影響,因為差值和排除都對顏色很敏感,所以我們知道原理就可以大膽地大幅降低透明度,這里我們試著給到10%,很棒了。 如果大家覺得臉部不需要進行加黃處理,我們可以給藍色層添加蒙版,用柔和的黑色畫筆在臉部區域進行涂抹。 ![]() ![]() 進行排除后的結果圖,非常完美了 所以,排除圖層混合模式適合用于用某種顏色去大面積替換圖像中的不間斷高光區域,并降低其曝亮光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