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 今天,天津大學接力北京大學為你講述 我和我的學校:紅色記憶篇 ↓↓↓點擊視頻↓↓↓ 一起來感受,天大青年的故事
翻開北洋大學(天津大學)的歷史,她以“興學強國”為使命,不斷尋求著國家救亡圖存的道路。這所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126年的辦學歷程,蘊藏著珍貴的“紅色記憶”。而這份記憶,要從一封家書開啟。 這封家書的主人是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前身)校友,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張太雷。1921年,年僅23歲的張太雷代表中國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并發表演講,而我們今天提到的這封家書,就是在他臨行前寫給妻子陸靜華的。 他在信中說:“我們現在離開是暫時的,是要想謀將來永遠幸福。”,而“謀將來永遠的幸福”其實也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回國后,張太雷懷著這份初心積極投身早期黨組織建設并開展共青團的創建。 1927年,他在組織廣州起義時不幸中彈身亡,成為中共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斗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29歲的張太雷用生命踐行了“愿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錚錚誓言。 百年前,在這內憂外患、苦難深重的時局中,以張太雷為代表的北洋天大人,始終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用行動傳承著“太雷精神”這一紅色基因。他們憤慨于心,刻苦學習,將悲憤之情內化為學習動力。 亟待工業建設的大后方,成為了北洋人激揚家國情懷的主戰場!他們用自己的獨有的方式,將北洋大學“嚴謹治學”的校風和紅色基因播撒到祖國各地,為新中國工業體系的建立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滄海橫流,張太雷為國家和民族“謀將來永遠幸福”的報國之志在天津大學代代傳承。紅色的誓言,成為了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大道之行,四海承風。一代代北洋人、天大人滿懷“家國情懷”,傳唱著“從不從紙上呈空談,要實地把中華改造”的校歌,把“天大品格”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華大地開枝散葉,淵遠流長。 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愛國奉獻,矢志創新。天大人,立天大志,做天大事! 今天,在科技創新浪潮中被黨和國家寄予厚望的天津大學,正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實現一個又一個“從0到1”的新突破。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今天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新時代的天大人,正朝著黨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自信擔當。而張太雷的精神,就如同天大校園里海棠花,年年飄香,處處綻放,歲歲悠長。 這是屬于天大人的紅色記憶故事 信仰百年,初心如一 接下來,@同濟大學 請接力講述你的紅色記憶故事 編導 / 李研 劉志丹 攝像 / 郭程 于福旺 攝像助理 / 韓瀟君 李清松 王寰宇 協助拍攝 / 天津大學校史館 共青團天津大學委員會 天津大學附屬小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