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驅張太雷是天津大學的杰出校友。1916年9月至1920年6月,張太雷(時名張曾讓)就讀于北洋大學法律學門己班。1920年年底,已經大學畢業的張太雷加入了李大釗創建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天津最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再過一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華誕。張太雷雖然不是一大代表,沒有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但是他對黨的成立也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由一批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中國人(陳獨秀、李大釗等)發起和建立的。在這一過程中,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中國共產黨雖然是在1922年7月召開二大時正式宣布加入共產國際,成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但事實上黨一經成立即接受共產國際的指導。 在黨的一大召開之前,共產國際通過俄共(布)派維經斯基等人來到中國,聯系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并幫助各地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可爾斯基更是直接推動并參加了中共一大的召開。與此同時,黨的早期組織也主動與共產國際建立聯系,張太雷即是第一個到位于伊爾庫茨克的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工作的中國共產黨人。1921年3月23日,張太雷就任遠東書記處中國科臨時書記,負責編寫有關中國情況的通報,并將這些通報寄到蘇俄各家報紙的編輯部,與此同時,主持起草中國共產黨對共產國際的報告。 1921年6月至7月,張太雷以中國共產黨代表身份出席了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他向大會提交的《致共產國際三大的書面報告》,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向共產國際所作的介紹中國國內全面情況的報告。他在大會最后一天,即7月12日下午專題討論時,作了5分鐘發言,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發聲共產國際舞臺。大會期間,張太雷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俞秀松等人就中國社會黨人江亢虎的大會代表身份問題,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他們說服大會組織者將江亢虎從中國代表團中除名,從而使中國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認可的唯一的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組織。張太雷的上述活動,不僅溝通了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聯系,而且進一步促成了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和承認,在黨一大召開之前,對黨的成立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關于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毛澤東在1945年總結時指出:“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總的來說是功大過小,猶如玉皇大帝經常下雨,偶爾不下雨還是功大過小。沒有共產國際的成立和幫助,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是不能有今天的。他們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他們。”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關系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關系,彼此相互需要,相互促進。在黨的早期歷史上,張太雷是這個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將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聯結起來的重要紐帶。(作者: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太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文杰) (編輯 趙習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