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高壓很高達到160甚至170mmHg,但是低壓只有60mmHg ,吃的降壓藥如果增加劑量,又怕低壓降得太低,真是左右為難。 首先,高壓(收縮壓)高,低壓(舒張壓)低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特點,這是由于老年人血管隨著年齡老化,普遍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并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管腔狹窄,血管彈性變差,順應性降低,心臟收縮時泵出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阻力變大,收縮壓升高。而心臟舒張時由于血管硬化,血液在靜脈系統流回心臟的過程中受到的血管回彈的阻力并不大,因此很多老年人舒張壓并不高,有時候還往往表現為舒張壓低,脈壓增大。除此之外,一些器質性疾病如甲亢,貧血,風濕性心臟病也是引起脈壓差大的原因,這種情況下首先需要治療原發性疾病。 那么,160/60mmHg的血壓降還是不降,怎么降? 高血壓,尤其是過高的收縮壓,最大的風險是會導致腦卒中的發生率增加,因此,降壓治療是必須的,對于老年人來說,在降壓藥物品種選擇上,可以優選長效的鈣通道阻滯劑,也就是各種地平類降壓藥物,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這類藥物直接作用于血管鈣離子通道,擴張血管作用顯著,降收縮壓效果較好,同時還具有改善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軟化血管,有助于恢復血管彈性和順應性. 那么,降高壓過程中,低壓是不是會降低過低?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降壓藥物可以專門降高壓或者降低壓,往往都是高壓低壓一起降,但是不同類型的降壓藥物對高壓低壓的降低有所側重,降低的幅度存在著差別。如普利類或者沙坦類藥物降舒張壓效果比較好,而地平類藥物降收縮壓的優勢明顯,在降壓幅度上,收縮壓和舒張壓的降幅并不一致,收縮壓降低10mmHg,舒張壓下降的幅度一般為1-2mmHg,因此,假如收縮壓降低到150mmHg,舒張壓下降的幅度大約為1-2mmHg.對于60mmHg的舒張壓來說,下降1-2mmHg,影響并不是很大.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舒張壓也不能降的過低,因為心臟是在舒張期供血的,舒張壓過低,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嚴重者會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舒張壓不應降的過低,應保持在55mmHg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