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個大問題!近期新出版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中指出,估算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2.45億,統計數據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別為51.6% 、45.8% 和 16.8%,雖然與既往調查相比,這個數字已經有大幅的提升,但實際上還是非常低的。 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素,同時還有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損傷,是一種雖然不一定有感覺,但卻會逐漸引發嚴重健康問題的重要慢性病,積極控制高血壓問題,能夠長期平穩的控制血壓在達標范圍,就是預防高血壓并發癥風險的重中之重。而中青年人的高血壓,與老年人的高血壓,又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合理選擇更適合的降壓藥物治療,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今天的這篇科普文章,就來為大家介紹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中青年人高血壓,老年人高血壓,特點各不同我們通常測量到的血壓,是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對動脈血管壁形成的側向垂直壓力的代表值,血壓值通常有一高一低兩個值,高值是心臟收縮時,向身體各個器官供血時血管壁承受的最大壓力,因此被稱作“收縮壓”,我們有時候也稱之為高壓,而心臟舒張時,血液為了維持供血,同樣也會維持一定的基礎壓力,這時的血壓值是低值,也被稱作“舒張壓”或低壓。 對于中青年人新發的高血壓問題,與有多年高血壓問題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其血壓升高的特征都有著顯著的不同。一般說來,中青年人高血壓,通常以舒張壓(低壓)升高為特點,有的是單純舒張壓升高,超過90mmHg,但收縮壓卻在130mmHg左右,這種情況的特征是低壓高,高壓和低壓的脈壓差小。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與高血壓發生初期,一般是由于心率加快,血管收縮為特征導致的血壓升高,而血管彈性尚好,因此會呈現出收縮壓不高,而舒張壓升高的特點。 而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特別是高血壓病程時間長,動脈粥樣硬化較嚴重的老年朋友,血壓升高的情況則恰好相反,往往是收縮壓會升到160mmHg,而舒張壓卻只有80mmHg左右甚至更低,這種情況并不意味著高血壓恢復了“一般”,而是由于血管老化,硬化程度較為嚴重,而導致的一種老年高血壓常見情況,特別是一些高壓和低壓的差值(脈壓差)偏大,超過60mmHg的情況,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往往更高,值得特別注意。 中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血壓,應該如何合理選擇降壓藥?中青年人低壓偏高,老年人單純收縮壓高的問題,應該如何選擇降壓藥物呢?在說降壓藥之前,還是要和大家簡單強調一下生活調理干預的重要性。不管是中青年人還是老年人,控制血壓,服用降壓藥的前提,都是在做好生活調理的基礎上,血壓仍然不能降下來,不能達標,才應該考慮服用降壓藥。對于高血壓的生活調理干預,在這里就不贅述了,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做好這兩句話,就是很好的。 有些新發高血壓的中青年人,通過生活調理就能夠把血壓控制下來,這種情況就沒有必要非得吃降壓藥,而對于需要用藥的情況,在降壓藥的選擇上,可以優先考慮以下2類藥物。 首先是沙坦類降壓藥。沙坦類降壓藥是臨床一線降壓藥,通過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達到抑制血管緊張,降低血壓的作用。對于中青年人的新發高血壓來說,腎素系統過度活躍的情況比老年人更為常見,對于這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服用沙坦類降壓藥,就會有很好的降壓效果。這類藥物都是長效藥物,每天服用1次即可,可以大大提高用藥依從性,還有一定的心腎保護作用,是中青年人高血壓的優選藥物。如替米沙坦,厄貝沙坦,纈沙坦,美阿沙坦,阿利沙坦,氯沙坦等,都是結合自己情況選擇的藥物。 第二類是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中青年人低壓高的情況,還有一種常見的原因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心率加快所導致的。而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就是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改善減緩心率的對癥藥物,對于心率超過80次/分鐘,日常生活中長期焦慮,緊張的中青年人低壓高情況,可以考慮服用阿羅洛爾,比索洛爾,奈必洛爾,阿替洛爾等這類藥物來進行改善,效果往往更好。 對于單純收縮壓升高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通常單靠健康生活方式的調理,來達到血壓降下來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一般都需要服用降壓藥來加強血壓控制,以下2類降壓藥,對于老年人單純高壓高就更為適用。 首先是地平類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屬于鈣離子通道拮抗劑類藥物,這類藥物通過抑制鈣離子的細胞內流而達到舒張動脈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的作用,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升高,有很好的降低作用,不但能夠降低血壓,還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導致的心絞痛問題,合理用藥還有助于預防心肌缺血導致的左心室肥厚等問題。這類藥物沒有絕對的禁忌癥,但對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應該慎用。 第二類是利尿劑類降壓藥。這是一類臨床應用已經超過幾十年的老牌降壓藥,但在控制高血壓方面,這類藥物仍然是一線用藥。這類藥物通過改善水鈉潴留,降低血容量而達到降壓作用,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特別是鹽敏感性高血壓,高血壓伴有水腫,心衰等問題的患者,利尿劑都是常用的降壓藥。利尿劑類藥物又分為多種類型,最常用于高血壓控制的藥物是噻嗪類利尿劑,除此之外,保鉀利尿劑螺內酯等,也常用于醛固酮增高型的難治型高血壓。 當然上述的藥物介紹,也并不是說這些藥物在中青年人高血壓和老年人高血壓的控制中就不能混用,對于一些血壓升高幅度較大的患者,聯合用藥,這些藥物之間相互聯合,加強降壓效果,也是高血壓用藥的基本原則,完全不必拘泥。介紹這些藥物的目的,是想讓大家了解不同年齡段高血壓的不同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更高效的降壓藥物。 中青年人高血壓,老年人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是多少?說完藥物,我們最后再來簡單說一下不同年齡段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的問題。 對于中青年人高血壓問題來說,不管是單純低壓高,還是兩個值都升高的高血壓問題,降壓的目標都應該盡量嚴格,一般說來,130/80mmHg以下應該是基本目標,如果可以能夠降到120/70mmHg左右就更為理想,還能進一步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健康風險。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生活上的嚴格自律,合理適度的降壓藥物使用,往往缺一不可。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控制的目標則有所不同。特別是一些單純收縮壓升高的朋友,血壓控制的目標,當然首先要關注收縮壓的情況,但同時也應該注意舒張壓不要降得過低。有些研究報道指出,高血壓控制的舒張壓降得多低,都不會增加風險,這種說法其實從生理機制上就說不通,舒張壓是心臟舒張時維持各個器官血液灌注的基本壓力,舒張壓過低,就會影響心臟舒張時的身體血液供應,怎么會不影響健康呢? 一般說來,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如果能夠把收縮壓控制到130mmHg以下,同時舒張壓也能夠保持在60mmHg以上的水平,當然也是很好的;但如果存在舒張壓降低過大的情況,不妨適度的放寬收縮壓的控制標準,降到140mmHg以下,甚至一些高齡的老年朋友,把收縮壓控制到150mmHg以下,也都是可以的,千萬不要太過死板,過度降壓帶來的低血壓風險以及器官血液灌注不足風險,都值得注意。找到平衡點,讓身體獲益最多,才是真正科學的高血壓控制目標。 |
|
來自: 新用戶88267667 > 《高血壓用藥精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