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約占骨折病人的3.33%,是創傷骨科的皇冠領域。但骨盆手術,對于大多數骨科醫生來說都是復雜和高深的,因其位置深在、結構復雜,其致死致殘率高,是臨床醫生不斷研究、學習、探討且亟待解決的難題問題。 為了恢復患者骨盆環的穩定、恢復完整結構、避免畸形、恢復長度、早期活動等,盡可能避免骨盆環不穩、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等問題,在對骨盆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臨床醫生必須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復位、固定。 (一)復位的評價與標準 Matta等提出的標準是3個位置的骨盆平片(前后位、入口位和出口位)上骨折最大移位問題,≤4mm為優,5~10mm為良,10~20mm為中,超過20mm為差。 復位不良是臨床效果差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骨盆骨折復位 (1)對于移位大于1cm、旋轉超過10°的骨盆骨折移位,會對功能產生影響,應該盡量實現復位。 (2)對于經關節(骶髂關節、恥骨聯合)的損傷,應該盡量實現復位和固定。 (3)Starr導向復位架可以在微創基礎上,實現骨折的復位,尤其對于骨盆骨折的前后向移位,具有一定優勢。 (4)對骨盆骨折空間移位的理解是解剖復位的基礎。 (三)常見骨盆骨折閉合復位螺釘置入要點 (1)骶髂關節螺釘 適用于骶髂關節脫位、骶骨骨折;骶骨畸形、過于肥胖是相對禁忌證。 螺釘通路: 針對不同適應證的應用方法(針對骶髂關節脫位、骶骨骨折),螺釘置入方向稍有不同: 1)固定骶髂關節脫位時,螺釘始于骶骨的后側和尾側,垂直于骶髂關節面向頭側和前側置釘; 2)固定骶骨骨折的螺釘通常水平放置,通過骶髂關節面,螺釘較長。 (2)前柱螺釘 適用于骨盆前環恥骨支骨折、髖臼雙柱骨折、后柱骨折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者;過于肥胖的患者、對側大腿有可能阻擋導針和螺釘置入為相對禁忌癥。 螺釘通路: 1)治療恥骨支骨折,通常通過逆行通路置入恥骨上支螺釘,進針點為恥骨結節下方偏內側,出釘點(導針指向方向)位于髖臼上方髂骨翼外壁臀中肌隆起的部位; 2)該通路上容易損傷的結構包括走行在恥骨支上、內側的股動、靜脈和股神經,位于恥骨支下方的閉孔神經,以及位于恥骨結節上方的精索和卵圓韌帶; 3)在該通路內置入螺釘,由于軟骨下骨骨質較好,螺釘位于髖臼附近,其固定強度越高,但應注意不能在置入過程中穿過髖臼破壞關節軟骨,因此應在入口位、出口位反復確認導針和螺釘位置。 (3)后柱螺釘 適用于累及髖臼后柱的骨折。 螺釘通路: 1)可采用順行或逆行置入方法,順行置入時入釘點掌握較逆行更困難,然而逆行置入時體位及透視需要更多的經驗; 2)逆行置入髖臼后柱螺釘,入釘點位于坐骨結節,通過髖臼后方,在髂骨內外側骨板之間穿過,直至真骨盆上緣穿出。 (4)Magic螺釘 適用于固定已復位的方形區骨折,由于同樣穿過髖臼后柱,可以部分代替后柱螺釘的作用。 螺釘通道:該螺釘置入較為困難,入釘點位于髖臼上方臀中肌隆起上,導針方向指向坐骨棘,出釘點位于坐骨棘內側。 (5)LC-2螺釘 適用于骨盆骨折Young&Burgess分型LCⅡ型骨折,髂骨翼骨折或者新月形骨折所造成的骨盆后環斷裂,高位前柱髖臼骨折。 螺釘通路: 1)以髂前下棘為入釘點,螺釘指向髂后上嵴; 2)該螺釘通路可有多種用途,如外固定架的髖臼上方入釘方法,通過該通路置入Schanz螺釘可以作為復位骨盆骨折的搖桿;骶骨U型骨折治療中用于固定髂骨的椎弓根螺釘是反向利用了該通路。 骨盆閉合復位內固定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避免切開、減少出血,大大提前手術時間。衡量復位成功標準要注意學習掌握評估入口平面和出口平面兩個垂直正交平面,通過這兩個平面理解骨盆環的移位方向,通過牽引技術、推進技術結合外固定架系統固定穩定側骨盆,實現移位骨盆閉合復位。 本次線下學習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張立海教授不僅會為大家帶來全面深入的骨盆骨折復位技巧與Starr外架的深入講解,更有骨盆骨折的解剖、入路、體位及透視影像,骨盆骨折的移位與分型、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原則、骨盆骨折的固定技巧與切開、微創固定技術等模塊的講解,通過面對面的講解與討論,讓學員可以學以致用,在臨床工作中造福更多的患者。 |
|
來自: 禾c3w9rdvpu8xj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