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5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強生(JNJ)旗下楊森制藥近日公布了II期CAPTIVATE(PCYC-1142,NCT02910583)研究固定療程隊列的首批數據。結果顯示:接受靶向抗癌藥Imbruvica(中文商品名:億珂?,通用名:ibrutinib,伊布替尼)聯合Venclexta(中文商品名:唯可來?,通用名:venetoclax,維奈克拉)固定療程方案一線治療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患者中,有95%在2年內仍然存活且疾病無進展。所有亞組均出現深度緩解,包括高危CLL患者。 Imbruvica(億珂?)是一款口服BTK抑制劑,由強生與艾伯維合作開發和商業化。Venclexta(唯可來?)是一款口服BCL-2抑制劑,由艾伯維與羅氏合作開發和商業化。在中國,這2款藥物均已獲得批準,相關信息可分別在西安楊森制藥及艾伯維官網上查詢。 Imbruvica與Venclexta具有互補的作用機制。CAPTIVATE研究的積極結果證實了Imbruvica與Venclexta作為一種每日一次、全口服、固定療程組合方案提供深度緩解的潛力,可以在門診環境中為較年輕健康狀況良好的患者使用。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圖片來源:dxline.info) II期CAPTIVATE研究固定療程隊列首批數據: CAPTIVATE研究在年齡≤70歲、先前沒有接受過治療(naive,初治)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細胞淋巴瘤(SLL)患者中開展,包括有高危疾病的患者。在固定療程隊列(n=159,中位年齡60歲)中,所有患者接受3個月的Imbruvica導入治療,隨后是12個月的Imbruvica+Venclexta聯合治療,然后停止治療,不論微小殘留?。∕RD)狀態如何。該隊列中,超過90%的患者完成了12個療程的Imbruvica+Venclexta聯合治療。 在中位隨訪27.9個月的隨訪中,在整個患者群體中,完全緩解率(CR)為56%(n=88,95%CI:48-64),在高危亞組中是一致的。在病情獲得CR的患者中,有89%的患者有至少一年的持續CR;在剩余的11%患者中,1例病情發生進展,其余緩解隨訪不到一年的患者無法評估。 總緩解率(ORR)為96%。接受Imbruvica+Venclexta固定療程方案的患者中,估計的24個月無進展生存率(PFS),未突變IGHV患者中為93%(95%CI:85-97)、突變IGHV患者中為95%(95%CI:88-99)。所有治療患者中,24個月總生存率(OS)為98%(95%CI:94-99)。分別有77%和60%的患者實現了任何時候在外周血和骨髓中都無法檢測到微小殘留?。╱MRD)。 值得注意的是,94%的基于腫瘤負荷的高基線腫瘤溶解綜合征(TLS)風險患者在Imbruvica導入治療后轉為中或低風險,沒有發生TLS事件。不良事件(AE)主要為1/2級。1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胞減少(33%)、感染(8%)、高血壓(6%)和中性粒細胞計數下降(5%)。因不良事件而停藥的頻率很低(Imbruvica為3%)。 CAPTIVATE研究的首席調查員、意大利圣拉斐爾生命健康大學醫學腫瘤學教授Paolo Ghia表示:“在CLL中使用Imbruvica持續治療已被確立為患者的標準護理方案,包括高危疾病患者。來自CAPTIVATE研究的最新數據強調,全口服固定療程Imbruvica+Venclexta方案治療,在使患者獲得無治療緩解(treatment-free remission,TFR)的同時,也能在2年內獲得高無進展生存率。” 來自CAPTIVATE研究uMRD指導隊列的結果已在2020年美國血液學學會(ASH)年會上公布。3期GLOW研究(NCT03462719)也正在評估固定療程Imbruvica+Venclexta方案,與苯丁酸氮芥+obinutuzumab方案比較,一線治療年輕或年老健康狀況欠佳的CLL/SLL患者。這些研究是Imbruvica綜合開發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探索Imbruvica固定療程方案的潛力。 ![]() ibrutinib(伊布替尼)是全球首款上市的BTK抑制劑,于2013年11月首次獲批。該藥由艾伯維旗下公司Pharmacyclics與強生旗下楊森制藥聯合開發和商業化,艾伯維擁有美國市場的權利,強生擁有美國以外市場的權利。BTK是B細胞生存所必需的一種激酶。通過阻斷BTK,ibrutinib有助于迫使惡性B細胞離開其生長增殖的環境,如淋巴結,并阻止它們返回。ibrutinib的作用,聯合阻斷BTK的其他效應,降低了惡性B細胞的生存能力。 ibrutinib已在100多個國家獲得批準,迄今為止已治療全球23萬多名患者。ibrutinib是唯一一個在3項CLL臨床試驗中顯示總生存期(OS)獲益的BTK抑制劑,緩解持久長達8年,70%的患者在5年后仍然存活且無疾病進展。此外,ibrutinib是唯一被證明能調節短期和長期免疫恢復的BTK抑制劑。
在中國,ibrutinib(億珂?,伊布替尼)于2017年8月首次獲批,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于治療:(1)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患者;(2)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2018年11月,Imbruvica獲批新適應癥:(1)作為單藥療法,用于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患者,或者不適合接受化學免疫治療的患者的一線治療;(2)與利妥昔單抗聯用,用于WM患者的治療。 venetoclax(維奈克拉)是一種首創、口服、選擇性B細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劑,由艾伯維與羅氏合作開發,雙方共同負責美國市場的商業化(商品名:Venclexta),艾伯維則負責美國以外市場的商業化(商品名:Venclyxto)。BCL-2蛋白在細胞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中發揮重要作用,可阻止一些細胞(包括淋巴細胞)的凋亡,并且在某些類型癌癥中過度表達,與耐藥性的形成相關。venetoclax旨在選擇性抑制BCL-2的功能,恢復細胞的通訊系統,讓癌細胞自我毀滅,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venetoclax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獲得批準,用于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小細胞淋巴瘤(SLL)、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在美國,venetoclax已獲FDA授予5個突破性藥物資格(BTD),一個用于一線治療CLL、2個用于復發或難治CLL、2個用于一線治療急性髓性白血?。ˋML)。 在中國,venetoclax(唯可來?,維奈克拉)于2020年12月獲批,與阿扎胞苷聯合用于治療因合并癥不適合接受強誘導化療,或者年齡75歲及以上的新診斷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ˋML)患者。venetoclax(唯可來?,維奈克拉)是中國首個獲批的B細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劑,標志著中國AML領域進入了靶向治療時代。(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IMBRUVICA (ibrutinib)-Based Combination Regimen as a Fixed-Duration,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Demonstrates High Rates of Disease Contro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