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說三年前的茶葉可以放心喝,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言論。我自己喝20多年的茶,從來沒有聽過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 三年前的茶葉還能喝嗎?雖然只有幾個字,但里面包含的內容太多了,只回答不能喝或能喝,不光和沒講一樣,還會造成對部分讀者對于茶葉的誤解。 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茶葉的秘密,不管你是老茶客還是小白,都能從中得到相關知識。 茶葉的種類?我國茶葉主要分為七大類:綠茶、紅茶、白茶、青茶(烏龍茶)、黃茶、黑茶、再加工茶。 綠茶(不發酵茶) 綠茶,是完全未發酵茶,采摘之后會進行“殺青”,人為的破壞鮮葉中的酶,讓其不能發生氧化反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葉子中的天然物質和鮮靈鮮爽,像茶多酚、維生素、兒茶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會最大程度的保留下來,所以擁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殺菌、消炎這些功效,明顯高于其他茶類。 綠茶代表: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茶、南京雨花茶等。 黃茶(輕發酵茶) 黃茶通過殺青,將茶葉中的酶人為消滅,制作工藝與綠茶相近,但黃茶多一道“悶黃”的工序,也就是輕發酵,會促進多酚類物質氧化,相較于綠茶,口感更醇和,寒性更小。 黃茶代表:蒙山黃芽、霍山黃芽等。 白茶(輕發酵茶) 白茶的種類和產量都較少,沒有經過高溫殺青,所以有后期陳化的空間。所以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 白茶分為新白茶和老白茶,新白茶的原料等級細嫩,口感鮮醇。老白茶,隨著陳化年份增長,內部成分發生變化,香氣成分逐漸揮發、湯色逐漸變紅、滋味變得醇和,茶性也逐漸由涼轉溫,滋味也越醇和,品飲價值也更高。 白茶代表:白牡丹、君山銀針、貢眉、壽眉、白毫銀針等。 烏龍茶(半發酵茶) 烏龍茶的特色是茶葉邊緣雖然呈紅色,但內部區域還是綠色,這是因為烏龍茶的發酵過程,會進行“殺青”,茶葉邊緣部分會進行發酵。所以烏龍茶是半發酵茶,發酵程度介于紅茶與綠茶之間。 成品烏龍茶,具有解油膩、降壓、抗氧化的功效,還有通竅提神的效果。 也有對各種茶進行代謝功能的測試研究,發現烏龍茶對提高代謝有明顯的作用。 烏龍茶代表:鐵觀音、武夷巖茶、鳳凰單樅、臺灣凍頂烏龍、漳平水仙、黃金桂、永春佛手、漳州黃芽奇蘭、廣東鳳凰水仙等。 紅茶(全發酵茶) 紅茶葉除了要人為破壞細胞外,還要在控溫、控濕的環境里發生反應,讓紅茶葉充分發酵,一直到茶葉顏色全部變紅才結束。產生的茶黃素還被稱為茶葉中的“軟黃金”,品飲價值很高。 紅茶代表:祁門工夫、正山小種、金駿眉、寧紅、坦洋工夫、銀駿眉等。 黑茶(后發酵茶) 黑茶的發酵反應不是靠自己產生的,依賴于外部的環境。 黑茶通過不斷翻堆、解塊、攤晾進行發酵,在酶、微生物、濕熱環境三方努力下會形成很多特殊物質。比如:安化黑茶的“金花”,就是一種益生菌,對改善腸道、消脂減肥、降三高都很有幫助。 黑茶代表:普洱茶、六堡茶、茯磚茶等。 再加工茶 以基本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的原料經再加工而成的產品。包括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藥用保健茶等,分別具有不同的品味和功效。 代表茶:花茶、珠蘭花茶、緊壓茶、速溶茶等 各種茶葉的保質期?不同茶葉之間因為制作工藝和品種的不同,保質期其實就是茶葉“氧化周期”的長度。 綠茶: 因為綠茶屬于完全未發酵茶,因為沒有經過發酵所以需要更高的儲藏要求,保質期最短。 綠茶主要是喝一個“鮮”,一般新茶出來放置半個月后就可以喝了。一般來說,常溫下保質期在1年左右,如果存儲環境不當,可能不到一年就開始枯黃、變味了。但是如果你有一個專門存儲綠茶的冰箱,保質期可以延長到18個月左右。 黃茶: 黃茶的制作工藝和綠茶差不多,所以保質期和綠茶差不多,并不會因為比綠茶多了一道燜黃 的工藝就能存更長時間,所以一般保質期也只有1年左右。 白茶: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稱,只有到五六年的白茶才可以稱為老白茶,而十年以上的白茶都非常罕見了。白茶需要密封存儲,當年喝,偏涼性,而且藥性不明顯,所以,白茶最好是放到一定的時間再喝,茶性也逐漸由涼轉溫,口感醇厚,藥性更明顯。儲存年份越久白茶的口感越好,價格也越高,10年的白茶價格一般在8000-10000左右。但如果保存不得當,白茶也會壞。 烏龍茶(青茶): 一般的烏龍茶,冷藏保質期在18個月左右。“烤”的烏龍茶,可以增加6個月保質期,最多可以達到24個月左右,而且烤烏龍茶不需要冷藏保存,但需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當年的烏龍茶,喝起來更有味道。因為制作工藝上需要焙火,所以烏龍茶制作出來以后,最少也要放置2個月,才能喝,這樣喝起來口感更好,也不會上火。所以烏龍茶的保質期在18-24個月左右,建議當年喝。 紅茶: 紅茶,當年喝的話口感沒有那么醇滑,放置一年后再喝,香氣更足,茶湯也會更加柔和、順滑。一般散裝紅茶的保質期在18個月左右,袋裝的24個月,罐頭或者鋁箔包裝的保質期可以達到3年左右。一般來說就算保存得當,放置2年以上,紅茶會變味,所以一般喝一年左右的最好。 黑茶: 黑茶的保質期國家是有相關規定的。湖南安化黑茶在清潔、防潮、無異味的條件下可以長期保存。一般認為磚茶可以存放10至15年,千兩茶10至15年,散茶5至10年,存放越久其經濟、品飲價值較高。 雖然茶葉都有自己的保質期,但是存放不得當,很快就會變質。不要覺得茶葉都有自己的保質期,干巴巴的就容易存儲,其實茶葉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除了自己的保質期,是否變質主要受溫度、濕度、光線、氧氣的影響。 溫度 茶葉內部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溫度過高,這類物質氧化反應就越快,營養物質會大量流失,茶葉就失去自己本來的價值。 濕度 茶葉對濕度非常敏感,其中大量營養物質都屬于親水化合物,當茶葉的含水量超過8%以后,茶葉上不僅會滋生微生物,還有可能會發霉。 光線 茶葉中的含有脂肪酸,會在光的作用下很容易生成庚醛、反-2-鏈烯醛等物質,因為含有的雜質增多,會影響茶葉的口感,降低茶葉的品質。 氧氣 茶葉中富含的維生素、兒茶素、茶紅素、茶黃素等,都很容易發生氧化反應。一旦這些營養物質發生了氧化,會大大降低茶葉的口感,甚至會變質。 如何鑒別茶葉是否過期?第一、外觀 如果茶葉外觀是干的,基本是沒問題的。 如果看到白色的霉點,說明曾經受潮發霉過。 茶葉明顯變色,說明存放時間過久,尤其是這樣的茶泡出來的茶湯如果是暗褐色,不透亮的話,那么一般就是變質了。 第二、手感 一般茶葉的含水量都在4%左右,超過8%以上,茶葉很容易受潮發霉。 正常茶葉的手感都是干脆的,含水量不高,容易折斷,如果茶葉手感是軟的,而且有霉味,那么肯定是變質了,不能再喝了。 第三、味道 茶葉有明顯的茶香氣,不同的茶葉雖然味道不同,但是不會有異味。茶有很強的吸附性,如果在存放的時候沒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聞到茶葉中有明顯的異味,最好別喝。 第四、茶湯 沖泡出來的茶湯,出現濃度降低、澀味明顯、新鮮度不夠,雖然沒有變質,仍可以飲用,但是代表茶葉的保存出現了問題,最好趕快喝掉,如果不想喝也可以用來煮茶葉蛋之類的。要不然很容易變質。 那么三年前的茶葉(其中包括紅茶綠茶)還能喝嗎?其實茶的種類不同,保質期不同,保存的方式不同,變質期也不同。 但是理論上來說,沒有開封,且密封冷藏保存的茶葉,除非是老白茶,黑茶一般的茶葉都已經過了保質期了。 但是到底過期沒過期,需要通過上面教給大家的方法進行驗證。 最后茶葉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長期飲用有益身體健康。 平時存放時最好選擇干燥、通風、潔凈、無異味的地方,可以有效地防止茶葉變質、變味,延長保質期。 至于茶葉到底是否過期,一定要知道茶葉的種類,根據相關特性去儲藏。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不要飲用變質的茶葉,會對健康有很大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