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唐卡,有著攝人心魄的迷人魅力。小小的一副,制于方寸之間,也蘊含著天地萬物的無窮秘密,包容一切的神奇力量。纖毫之間的淡雅與璀璨、細膩與恢弘,只有當你親身站在面前時,才能感受到那細膩驚人的美。
故宮博物院之中的唐卡來源不一,流派不一,每一幅都是精品,堪稱藝術盛宴。按照唐卡的質地,可分為繪畫唐卡和織繡唐卡兩種。繪畫唐卡是以棉布、絲綢作為畫布,描金畫色,賦色用的大多數是礦物質染料。按照畫面的底色和顏料材料來分,還可以分為彩唐、金唐、朱紅唐和黑唐等。 佛教傳入西藏之后,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西藏壁畫,唐卡都散發著佛教的氣息,而最 先開始的繪畫藝術也就是在佛教這一塊得到興起和發展,從而佛教壁畫繼而發揮。有四個階段可以解讀西藏壁畫在宗教這么一塊的發展。
西藏多派唐卡是在西藏傳統唐卡畫派中繼承創新發展的新畫派。多派唐卡全面繼承和梳理了唐卡歷史的風格元素,突出以噶孜為主的技法特點,以噶當巴為主的造型特色,體現了西藏唐卡歷史上多元的文化特征,同時又在多元中實現風格的統一和協調。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其題材涉及藏族的歷史、宗教、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唐卡傳統上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能保持色澤明亮。唐卡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和藏族的百科全書。非遺尋蹤第三站,我們來到了西藏唐卡畫院,采訪勉薩派唐卡自治區級傳承人貢覺杰,探尋唐卡之美。
唐卡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穎繪畫藝術,即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唐卡的品種和質地多種多樣,但多數是在布面和紙面上繪制的。另外也有刺繡、織錦、緙絲和貼花等織物唐卡,有的還在紛的花紋上,將珠玉寶石用金絲綴于其間,珠聯璧合。唐卡繪畫藝術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來影響深遠。唐卡藝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看上一幅唐卡非常精美,但最 后發現有點不對勁,原來是印出來的。其實真正的唐卡不僅對顏料、畫布以及畫工有要求,最重要的是對于毛筆也有要求,比如對筆尖的尖度要求十分高,過去好的唐卡畫師,所用的毛筆都是自己手制的,選毫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他帶出的得意的徒弟,就傳給他一支筆,這就像是一件袈裟,是衣缽傳承,這支筆徒弟精心地使用,平日就供奉在案子上,不會輕易讓別人觸摸,一支好的筆可以畫幾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