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悠久的酒文化和飲酒歷史,全國很多地區的人們都有著各自的飲酒習俗和偏好。人們常說,內蒙人和東北人特別能喝,山東人和河北人特別能勸酒,河南人和四川人愛喝酒,山西人和陜西人能喝酒……。一般而言,酒文化越深厚的地區,人們也越能喝酒。 實際上,哪兒都一樣,有酒量大的人,也有酒量小的人;前邊的介紹中提到過,有人的酒量跟膽兒一樣,是逐漸練大的,有人的酒量是天生的。那么,決定一個人酒量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樣的人酒量更大呢?本期食與心帶你了解這些有趣的小知識。 1. 男人VS女人,誰的酒量更大? 雖然有些女性特別能喝,但總體的生理角度上講,男性的酒量比女性大。 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膳食建議中,男性每天的酒精量上限都高于女性。比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男性每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相當于750毫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或者38度白酒75克),女性每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相當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者38度白酒50克)。 科學研究發現,男性酒量比女性大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女性胃中的乙醇脫氫酶(ADH)更少 人類共有7種不同的乙醇脫氫酶基因(ADH1—ADH7),胃中大量表達的乙醇脫氫酶是ADH7,穿過胃壁的30%酒精在進入血液之前就會被ADH7氧化。不過這主要是男性體內的現象,對于大部分女性,她們胃中的ADH7基因處于關閉/沉默狀態,沒有翻譯表達或包裝成蛋白質。也就是說,大部分女性胃中的乙醇脫氫酶的含量要少于男性,胃代謝酒精的能力弱于男性。 2)女性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活性低于男性 肝臟中大量表達的乙醇脫氫酶是ADH2,女性肝臟中雖然也有乙醇脫氫酶,但其活性卻遠遠低于男性。毫無疑問,女性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也低于男性。 3)女性體內水分含量低于男性 很多人聽說過賈寶玉的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但實際上,女士的水分比男士少約20%,男士才是水做的!男性體內的水分含量高于女性,而脂肪含量低于女性。由于強烈的親水性和稍弱的親脂性,酒精進入人體后更喜歡去水分含量高的組織器官(比如血液、內臟和大腦),而討厭水分含量低的組織器官(比如骨骼和脂肪),同樣量的酒精在男性體內的稀釋效果會更好。 由于以上三個原因,整體上說,女性的酒精代謝能力比男性差,飲酒后血液酒精濃度/BAC往往比男性升得更高也更快,也更容易喝醉。即使女性喝得比男性少,血液酒精濃度也可能比男性高。 上圖顯示的是兩位25歲的健康男性和健康女性,男性體重約77公斤/170磅,女性體重約59公斤/130磅。男性和女性的BAC都隨著飲酒量的增加不斷上升,但女性BAC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男性。1小時內飲用2標準杯酒后,男性BAC升高到0.037%(相當于37毫克/100毫升),女性BAC甚至直接升高到0.061%(相當于61毫克/100毫升)。 2. 亞洲人VS歐洲人,誰的酒量更大? 東亞人的酒量一般比白人低,這并不是謠傳,而是有科學依據的事實。 人類共有9種不同的乙醛脫氫酶基因(ALDH),約一半東亞人擁有一種ALDH等位基因ALDH2。ALDH2等位基因雖然只攜帶一個堿基突變(鳥嘌呤突變為腺嘌呤),但表達的卻是一種沒有功能的乙醛脫氫酶。 ALDH2等位基因攜帶者體內的乙醛脫氫酶水平甚至可能比表達正常功能酶的人高20倍,但卻沒有乙醛氧化的功能。不能將有毒的乙醛脫氫轉化為無毒的乙酸。因此,平均來看,東亞人代謝酒精的能力比歐洲白人差,酒量也會低一些。 乙醛對人的毒性比酒精大,攜帶ALDH2等位基因的人飲酒后體內會出現乙醛積累,更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酒后更容易出現宿醉問題。 ALDH2等位基因的這種突變雖然降低了人的酒精代謝能力,卻有積極的適應意義。在9個ALDH等位基因中,ALDH2是唯一一個確定與酒精成癮或酗酒呈現顯著負相關的基因。也就是說,攜帶有ALDH2等位基因的人,成為酒精成癮或者酗酒者的風險要比一般人低很多。 3. 胖子VS瘦子,誰的酒量更大? 同樣重量的情況下,胖人(身體中脂肪含量更高的人)的酒量一般會更低些,主要有兩個原因:
![]() 酒精耐受性是可以“訓練”的,如上圖所示,隨著飲酒次數增加,每次達到喝醉程度所需要的酒量不斷增加,人體對酒精的耐受性不斷增強。隨著醉酒閾值升高,飲酒量提升,各種形式的錯覺和快感可能會導致酗酒行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