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多數許投資者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內涵和用意,認為隨著行情的運行適當的調整防守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但卻往往被市場的漲跌撩撥的焦頭爛額,并且,什么也不做的防守成本是所有安全措施中最低的。 我們之所以無所作為,無非是因為我們認為的以下幾種觀點的存在: 1、身心休整與交易總結, 2、市場沒有大行情、或無法判斷行情, 3、行情的演變已進入危險地帶, 4、戰略計劃實施前的時機等待。 資金權益的曲線走勢圖與價格的波動圖形是相似的,資金在某一時間段的急速增長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是件難事,經歷幾次數據行情的影響,甚至消息面的影響,都可以快速實現;而如何規避已經獲得的資金權益的大幅回落卻不是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然而,只有回避資金的回撤,才能實現賬戶資金的增值,才能達到資本滾動的復利效果。等待的“不為”也許是最好的方式,這是一種主動舍棄的行為,是一種順服與尊重客觀市場的表現。可見,學會休息與等待是決定投資能否取勝的重要一環。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至關重要的觀點:市場是行情變化中的主角,而投資者參與的表演不過是個不起眼的配角。應當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給市場,而不是自己忙忙碌碌;應當等待市場給出明確的方向,而不是以為的臆想、揣測行情的下一步動作;否則,忙碌的結局只能是虛空一場。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人們總是忙碌? 這是欲望驅使的結果,當人把眼睛盯在賬戶的資金而不是市場與自身時,總是會臆想行情的發生,總是希望抓住每一次漲跌產生的高低點,而不愿喪失所謂的“機會”,我認為:能夠捕捉有利潤空間的行情固然很好,但是,能夠發覺市場沒有機會、或是承認自己看不懂行情的走勢,其意義更加重要,因為只有認識到這點,才會懂得休息與等待的價值,而不是盲目、焦躁的到處尋找所謂的“交易機會”導致自己的賬戶最后虧損累累,還在埋怨市場的不公、抱怨行情與你作對。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之所以不作為,是為著安全起見,為較大的戰略計劃服務,而不是眼前的小利或是利誘下的毫無計劃性的盲目行為。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
來自: 新用戶31188447 > 《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