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寮怨·上馬人扶殘醉①
周邦彥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②。映水曲,翠瓦失檐,垂楊里,乍見津亭。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舊曲凄清,斂愁黛③,與誰聽?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何須渭城④?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注釋】
①綺寮怨:周邦彥創調。
②曉風句: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③愁黛:愁眉。④渭城:即王維《渭城曲》。
【譯文】
上馬離去時帶著醉意,要人扶持,曉風吹面,酒也未醒。碧瓦紅檐的建筑沿途映在水邊,我忽然在垂柳的掩映中看見那渡口的亭子,當年我曾在這破敗的墻壁上題過字,現在這墻已結滿蜘蛛網,淡淡的墨跡上長出青青的苔斑。我想到自從離開此地,歲月如流,已過了許多年。于是在亭前久久徘徊,愁思滿懷,嘆息不已。
我一直向前走呀走的,也懶得去打聽路程。江陵之事,已成陳跡,又何曾再去向人詢問。那首老歌曲,調子十分凄清,現在還能跟誰在一起皺著愁眉共同聆聽呢?如果飲酒時老朋友還在,他想念我,最情深意厚了,哪里還用得著唱“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渭城曲》,以至歌聲未完,眼淚倒先流下來了呢?
【賞析】
這是一首寫羈旅傷感的詞作。開頭兩句表現詞人的潦倒和狼狽。接下不說原委,而寫途中所見。津亭敗壁、蛛絲網罩——乃是歲月的足跡。下闋開頭“去去倦尋路程”才對首二句作了正面回答。舊地重經,席上奏起“舊曲”。此時只是想到曾為我樽前演唱的“故人”。下闋是詞人意識流程的真實記錄,表現如煙往事,在重經故地時——涌上心頭。故爾才有了起首“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的麻木,以逃避憶舊(尤其是那位善唱的“故人”)給自己帶來的深沉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