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畢寶魁的博客 114--綺寮怨 周邦彥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楊里、乍見津亭。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舊曲凄清,斂愁黛、與誰聽?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何須渭城,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譯文】 上馬需要有人相扶,看來醉得確實不輕,盡管有涼爽的晨風輕輕拂面,依舊未能清醒?;位斡朴菩篷R而行,忽然清醒睜開了眼睛。只見翠瓦朱檐的樓閣,在水灣處有清晰的倒影。垂楊掩映中,顯露出一處渡口的驛亭。從前我曾來過這個驛亭,也曾經在這里的墻壁上題詩抒情。如今已經布滿蜘蛛的蛛網,落滿灰塵,墨色淡淡,苔痕青青。想到歲月如流去往來今,我排徊嘆息,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愁苦幽恨塞滿胸襟。 常常被貶離京,我也懶得尋找問詢路程。江陵的風流韻事已成陳跡,也不愿意再去打聽楊瓊的情形。在別宴之上,美人雙眉緊鎖滿臉愁情,演唱離別的舊曲,聲調悲涼凄清,有誰忍心多聽?如果故人就在眼前,一定會深深把我同情。何須再唱那令人傷心的《渭城》?一曲尚未唱完,已教人涕泣飄零。 【注釋】 [綺寮怨]詞牌名,雙調一百零四字。 [去去]有二義,一是走又走,越走越遠,一是去了又去,厭其頻繁。此處當是后者。 [去來]過去和未來。佛家語有去來今,即指時間上的過去、未來和現在。 [楊瓊]唐代名妓名。此處代指意中人。 [渭城]即《渭城曲》,又名“陽關三疊”,本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詩。后作為離剮之歌。 【評析】 本詞抒寫別恨。當是作者被貶時途中所寫。上片描寫在殘醉濃愁中走向渡口的情景。下片抒寫對舊日歡愛生活與自己的仕途前程均感冷淡的頹唐心情。意境朦朧,情致婉曲。 上片開頭兩句寫離宴大醉,殘醉未醒而走向碼頭的情景?!坝乘彼木潼c明已到碼頭驛館?!爱敃r”三句憶以往情景,暗示出在此登船離別已非一次,意念上暗啟下片的“去去”二字。正因如此,詞人才抒“歲月如流”之感慨。細思全詞,詞人在此驛館曾經題詩,說明以前住過。而飲酒則非在驛館,當是路過此處,或訪友或被朋友邀請赴宴,從酒后寫起。古代驛站都在城外,因此需要騎馬走一段路程?!爱敃r曾題敗壁”以下是對往昔住在此處情景的回憶,引出下片的感慨。下片開頭三句寫別后難見,抒厭倦怨憤之情?!叭トァ迸c上片的“念去來,歲月如流”意脈相通,對官場政局動蕩多變,自己屢被放外任表示強烈的不滿,也顯示出心灰意冷的頹唐情緒。“舊曲凄清”以下輕描眼下情景的冷清,即將遠行卻無人相送,更增幾分凄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