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種含有“雞屎”味的中藥材,臭出新高度,但是卻可以用來煲湯吃,對人體有許多好處。 雞屎藤是一種農村常見的藤本植物對于雞屎藤大家可能沒有什么了解,更多的是聽過雞血藤,雞屎藤不是雞血藤,可不要搞錯了!雞屎藤是茜草科的植物,屬于消食藥,而雞血藤是豆科植物,屬于活血化瘀藥,功效上面存在很大的區別,但都是藤本植物。 雞屎藤在我們南方很常見,一般長在山坡上,攀附其他植物生長,或者在石頭上,全草入藥。關于雞屎藤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葉子揉搓過后,散發出濃濃的雞屎味,讓人避而遠之,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做“臭藤”,遇到它的時候不要弄破它的葉子,不然身上都會有雞屎味。中藥上面是叫雞矢藤,我想叫這個名字大家更容易接受些,不然說雞屎藤,心里總有陰影,吃起來總想著雞屎的味道。 那么雞屎藤有那些作用呢?它可以當做食材,也可以入藥,一起了解下。 雞屎藤的食用價值雞屎藤這個藥材很奇特,有些地方也管它叫做“土參”,原因是拿它的根部與雞肉等進行煲湯,正如《生草藥性備要》所說:“煲肉食,補虛益腎,除火補血”,來達到消食健胃、補氣血的效果。 它的葉子也能食用,在廣東省,人們出去野外游玩看見雞屎藤的時候,會把雞屎藤采回來,將它的葉子洗干凈,用石磨磨碎,再與糯米一塊磨粉,加之紅糖、水,并加工成粉餅,叫做“雞屎藤餅”。這有點像我們廣西用艾葉做成的“艾粑粑”,這兩者都是用中藥制成的美食。 又有人好奇不是說有雞屎味嗎,做成食物怎么吃得下呢?確實也是,沒吃過的人,第一印象就是雞屎味,難以入口,到吃過的人可能知道,雞屎藤只是搗碎的時候有一股臭味,經過烹飪以后,雞屎味就不存在了,而是一股清香。 雞屎藤的藥用價值雞屎藤具有消食健脾的功效,可用于食積,小兒疳積。 雞屎藤歸脾、胃經,對于脾虛食少、消化不良、腹脹等情況具有很好的了效,常與麥芽等消食藥配伍使用;還有小兒疳積,這個問題應該大多數家長比較頭疼,小孩子就算吃飯了,身體也是比較消瘦,營養不良,可以雞屎藤的根部與豬肚一起燉服。雞屎藤這個功效與我們常見的雞內金是一樣的。 雞屎藤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熱痰咳嗽。 咳嗽有分為熱咳和冷咳兩種,雞屎藤屬于寒性物質,可用于熱痰咳嗽。用于熱痰咳嗽的還有枇杷葉、瓜蔞皮等藥材,可與他們同時煎煮,增強藥效。 雞屎藤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熱毒泄瀉、咽痛等。 在農村的朋友可能更知道這一方面的利用價值,夏季都會摘他回去煮茶飲用,達到清熱降暑、止瀉的效果。平時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咽喉腫痛,也適合飲用。雞屎藤也可以外用,比如被燙傷、毒蟲咬傷,可以用雞屎藤新鮮的嫩葉搗碎了敷在患處,能解毒、止痛。 雞屎藤還具有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多種痛癥。 雞屎藤止痛的功效是其他消食藥所沒有的,這里所說的多種痛證,就是指胃痛、痛經、腎絞痛、風濕骨痛等等多種痛癥。我們哪里的老人以前就是上山找雞屎藤回來煮水泡腳治療風濕骨痛,對于產后分娩疼痛,或者女性痛經,都可以用它來煲雞湯喝,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健脾開胃。臨床上常用它加工制成注射劑或者酊劑,這樣效果較好。 總的來說,雞屎藤這個名字不好聽,但是看人看事物都不能看片面的,雞屎藤不管是作為食材還是藥材,都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看見的話可以摘點回家,以備不時之需。 (圖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