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玉溪某醫院發生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一位因不小心吃了帶毒菌子的大叔,躺在病床上,一邊打著點滴,一邊繪聲繪色給同病房的病友講述他眼前的“夢幻場景”:下雪了,帶渣渣的……又下雨了……好美呀!大叔一臉滿足地沉浸其中,一旁的病友被逗得哈哈大笑,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醫院的精神科呢。 原來大叔是因為食用了帶毒的野生菌后產生了幻覺,時而天空飄來一片雪,時而吹來一陣雨。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治療完后大叔感嘆:要是平常也能看見就好了。 不少網友調侃道:云南的試毒大會開始了。為啥這么說,是因為這個季節正是云南地區野生菌成熟季節。云南野生菌種類多達二百五十種,占了全世界食用菌50%以上,占據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有“真菌王國”之美譽。 為啥偏偏云南能有這么多種類的野生菌,主要得益于當地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因其富含多種維生素、優質蛋白及其它有益于人體的成分,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有個別種類的還可以治療癌癥和多種疾病的藥理作用。每當這個季節,當地人就拉開了野生菌采摘的序幕。 食用菌種類雖多,但其中也會混雜真假難辨的有毒品種,如果人或者動物不小心食用了帶毒的菌子,輕者產生幻覺上吐下瀉,重者小命就嗚乎了。可是美味當前,誘惑難擋呀,該怎么分辨菌子有沒有毒呢?我搜集了專家給出的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 聞氣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云南野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2. 觀外形。一般毒菌的顏色比野生菌鮮艷,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托; 3. 變色試驗。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銀器會變黑色,遇蔥會變藍色或褐色; 4. 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5. 不論是哪種菌子,都不要涼拌吃,一定要炒熟煮透;吃菌時不喝酒; 萬一不小心食用了有毒的野生菌,出現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癥狀,可以自行采用催吐等方法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后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去醫院時帶著吃的有毒菌子,有助于醫生排查毒素,明確診斷。 美味雖好,生命可貴,食用菌子,認清面目。#玉溪頭條##云南大爺吃菌中毒出現幻覺,一會下雨,一會下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