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達憤怒非暴力溝通不是要求我們壓抑自己的憤怒,或者不能有憤怒,而是啟示我們合理地表達我們的憤怒。表達憤怒有四個步驟: 首先,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感覺自己被冒犯,或者自己的要求對方沒有嚴格執行,我們就很容易感到生氣進而指責對方。如果這樣進行,那么很明顯,溝通的效果就是有限的,因為每個人都不希望被人強迫做事,那樣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當我們感到生氣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都別做,然后進行第二步: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把自己生氣的原因歸為對方的做法或者說法,“我生氣,是因為你...”。非暴力溝通認為生氣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當自己生氣或者別人生氣的時候,我們就去想到底是什么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作為老師,看到教室地面臟會感到很惱火,認為是值日生的不稱職和部分學生素質低下導致我自身的憤怒,其實我們生氣是因為我們講究衛生、或者怕被別人班的學生老師看到笑話、怕影響班級形象等。所以,表達憤怒的第三步就是: 體會自己的需要。當感到憤股的時候,我們就要靜下來想一下到底是什么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如:自由選擇(選擇計劃目標、實行手段)、慶祝、言行一致(真誠、創造、意義、自我肯定)、滋養身體(休息)、玩耍、情意相通(美、和諧、激勵)、相互依存(愛、信心、尊重、支持、信任、誠實、欣賞、接納)。總之,需要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鍵在于它是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 最后,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這也是表達憤怒的原因。我們生氣是因為我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但是這里一定要注意,需要一定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能是非常自私自利的東西,如誠實、善良、被欣賞肯定等,不能是: 為了錢、為了得到贊同、為了逃避懲罰、為了不感到羞愧、為了避免內疚、為了履行職責。 需求一定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 第一,什么都不做,靜下來關心自己的想法; 第二,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第三,體會自己的需要; 第四,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