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建老真人圖書館 2021-07-14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石鐘山記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縣尉,途經湖口,游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文章通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在藝術上,此文具有結構獨特、行文曲折、修飾巧妙、語言靈活等特色。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石鐘山

    作品原文:

    《水經》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鐘山焉。”酈(lì)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qìng)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bó)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líng)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kēng)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水經》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mù)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qī)(hú),聞人聲亦驚起,磔(zhé)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ké)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guàn)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chēng)(hóng)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鏜(tāng)(tà)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zhì)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yì)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日,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觀察這座稱為“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孩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發出的響聲,我本來就覺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坐著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著,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要向人撲過來;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中磔磔地鳴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噌地響著像鐘鼓的聲音連續不斷。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觀察,原來山腳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淺,微微的水波涌進洞穴和裂縫,激蕩撞擊便產生這樣的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鏜的聲音,同先前噌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我于是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啊!”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yì)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dài)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bó)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lòu)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根據主觀猜測去推斷它的有或沒有(正不正確),可以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說得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夜晚乘著小船停靠在懸崖絕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漁人和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而淺陋的人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記下以上的經過,是因為嘆惜酈道元的解釋過于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

    留侯論

    宋仁宗嘉佑五年,蘇軾被任命為河南福昌縣今河南伊陽西主簿屬正九品。蘇軾未赴任,經歐陽修、楊畋等推薦,寓居懷遠驛,精心準備制科考試。試前,蘇軾上楊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進策》、二十五篇《進論》,《留侯論》就是《進論》中的一篇。

    這篇文章根據《史記·留侯世家》所記張良圯下受書及輔佐劉邦統一天下的事例,論證了“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筆縱橫捭闔,極盡曲折變化之妙,行文雄辯而富有氣勢。

    張良(?—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張良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漢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謚號文成。漢高祖劉邦曾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作品原文: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cù)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古時候被人稱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斗,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原因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志向非常高遠。

    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張良被橋上老人授給兵書這件事,確實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隱居君子出來考驗張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顯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賢相互提醒告誡的意義。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當作神仙,也太荒謬了。再說,橋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給張良兵書(而在于使張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張良像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jù)(dǐng)(huò)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yí)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bēn)、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子房不忍忿(fèn)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

    在韓國已滅亡時,秦國正很強盛,秦王嬴政用刀鋸、油鍋對付天下的志士,那種住在家里平白無故被抓去殺頭滅族的人,數也數不清。就是有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沒有再施展本領的機會了。凡是執法過分嚴厲的君王,他的刀鋒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氣勢是不可以憑借的。張良壓不住他對秦王憤怒的情感,以他個人的力量,在一次狙擊中求得一時的痛快,在那時他沒有被捕被殺,那間隙連一根頭發也容納不下,也太危險了!

    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jīng)(kē)、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圯(yí)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jù)傲鮮腆(tiǎn)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富貴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盜賊手里的。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生命寶貴,死在盜賊手里太不值得。張良有超過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做伊尹、姜尚那樣深謀遠慮之事,反而只學荊軻、聶政行刺的下策,僥幸所以沒有死掉,這必定是橋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態度傲慢無理、言語粗惡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憑借這點而成就大功業,所以到最后,老人說:“這個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子房山上張良塑像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tǎn)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踐之困于會(kuài)(jī),而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fèn)而就大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襄公脫去上衣裸露身體、牽了羊來迎接。莊王說:“國君能夠對人謙讓,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棄對鄭國的進攻。越王勾踐在會稽陷於困境,他到吳國去做奴仆,好幾年都不懈怠。再說,有向人報仇的心愿,卻不能做人下人的,這是普通人的剛強而已。那老人,認為張良才智有余,而擔心他的度量不夠,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輕人剛強銳利的脾氣,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憤去成就遠大的謀略。為什么這樣說呢?老人和張良并沒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間相遇,卻拿奴仆的低賤之事來讓張良做,張良很自然而不覺得怪異,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驚懼他和項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huái)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看那漢高祖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原因就在于一個能忍耐、一個不能忍耐罷了。項羽不能忍耐,因此戰爭中是百戰百勝,但是隨隨便便使用他的刀鋒(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實力)。漢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鋒銳的戰斗力,等到對方疲敝。這是張良教他的。當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要自立為王,高祖為此發怒了,語氣臉色都顯露出來,從此可看出,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度,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kuí)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yú)

    司馬遷本來猜想張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偉的,誰料到他的長相竟然像婦人女子,與他的志氣和度量不相稱。啊!外柔內剛,這就是張良成為張良的原因吧!

    記游定惠院

    《記游定惠院》是蘇軾貶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應徐大正之請而寫的一篇記游小品。定惠院在黃岡縣城東南,蘇軾初到黃州時曾寓居于此,后又常往游。據其《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游,隨所見輒作數句,明日集之為詩,故辭無倫次》詩王十朋集注引《志林》,蘇軾此次游定惠院為元豐七年(1084)三月初三日。

    文中記述了蘇軾與二三友人一天愉快地游賞,隨物賦形,信筆抒意,以淡雅的筆觸,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渲染出一種清新雋永的意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十分熟悉當地風物,而且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極為融洽,字里行間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與鄉土氣息,所以語言清新、自然,有隨手拈來、信口脫出之美。結構組織似不經意,然而按時間順序記一天游玩過程,有松而不亂之美。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作品原文:

    黃州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攜(xié)客置(zhì)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復與參(cān)(liáo)禪師及二三子訪焉,則園已易主。主雖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zhǐ)木,性瘦韌(rèn),筋脈呈露,如老人頭頸。花白而圓,如大珠累(lěi)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飲,往憩(qì)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處修潔,如吳越間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臥小板閣上,稍醒,聞坐客崔成老彈雷氏琴,作悲風曉月,錚錚然,意非人間也。晚乃步出城東,鬻(yù)大木盆,意者謂可以注清泉,瀹(yuè)瓜李,遂夤(yín)緣小溝,入何氏、韓氏竹園。時何氏方作堂竹間,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陰下。有劉唐年主簿者,饋油煎餌,其名為甚酥(sū),味極美。客尚欲飲,而予忽興盡,乃徑歸。道過何氏小圃,乞其藂(cóng)橘,移種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將適閩(mǐn)中,以后會未可期,請予記之,為異日拊(fǔ)掌。時參寥獨不飲,以棗湯代之。

    黃州定惠院東邊的柯山上,有一株海棠,枝葉特別繁茂。每年花開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客人前去飲酒賞花,已經五次醉在這海棠樹之下了。今年又和參寥禪師以及其他幾個好友去訪賞,然而那個園子已經換了主人。主人雖然是個商賈,但因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這個園子。園子里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瘠而堅韌,樹的筋脈都顯露在外面,好像老人的頭頸。花白而形圓,好似成串的珍珠,香氣和顏色皆不平凡。這種樹不討人喜歡,主人本來想過一陣砍去,也是因為我的緣故,沒有被砍掉。喝過酒之后,我們去尚姓人家休息。尚氏也是個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凈整潔,好像江浙一帶的人,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討人喜歡。我醉躺在小板閣上,一會醒了,聽見客人崔成老彈奏雷氏琴,琴聲像悲鳴的風、微亮的月光,錚錚有聲,得到的享受是人間所沒有的。到了晚上,徒步來到城東,買了一個大木盆,心想可以注入清水,浸泡瓜和李子,于是沿著小溝,走進了姓何與姓韓人家的竹園。那時何氏在竹林之間修筑大堂,已經把地方都騰出來了,于是把酒放在竹蔭下。有一個叫劉唐年的主簿,送給我們一種油炸的小吃,名字叫“甚酥”,味道很好。客人還要喝酒,而我忽然沒了興致,于是直接回家了。路上拜訪了姓何人家的小園子,跟他要了一叢橘子,移植到了雪堂的西邊。客人徐得之馬上就要啟程到閩中去,以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面,于是懇請我記下今天之事,作為以后的談資。那個時候,參寥是唯一一個不喝酒的人,于是用棗湯代替了酒。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賈誼論

    蘇軾于嘉佑二年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試于禮部,時年21歲,到嘉佑五年(1060年)任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四年時間先后寫有二十五《進策》、二十五《 進論》,這些策論基本上系統闡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張。《賈誼論》就是《進論》中的一篇。

    賈誼(前200—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家。年少即以育詩屬文聞于世人。后見用于漢文帝,力主改革,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因當時長沙王不受文帝寵愛,故有被貶之意)。后改任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墮馬而死,自傷無狀,憂憤而死。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賈誼像

    全文緊扣賈誼失意而終展開,對賈誼的人格特質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剖析當時的歷史背景,虛實結合、正反對比,用逐層推進的方式與堅定的語氣來凸顯賈誼的個性,認為賈誼悲劇的原因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處窮”、“志大而量小”,并強調“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養。末段總結文章目的:勸說人君遇到賈誼這樣的人才,要大膽使用,不要錯過時機;勸解賈生式的人,要自愛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論證有理有據、層次分明。

    作品原文: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jiǎ)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人要有才能并不難,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來實在不容易。可惜啊,賈誼雖然能夠做帝王的輔佐之臣,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君子要想達成長遠的目標,就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就一定要能夠忍耐。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其才能的萬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當時君王的過錯,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yáo)、舜(shùn),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yù)?”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hàn)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劃目標,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過他呢?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盡才而郁郁死去,照這樣說來,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踐他的政治主張。將到楚國時,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聯絡。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是這樣的殷切。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住了三夜才出走,還說: “齊宣王大概會召見我的。”君子不忍心別離他的國君,感情是這樣的深厚。公孫丑向孟子問道:“先生為什么不高興?”孟子回答:“當今世界上(治國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么要不高興?”君子愛惜自己是這樣的無微不至。如果做到了這樣,還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應當明白世上果真已沒有一個可以共圖大業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沒有遺憾了。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啊!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夫絳(jiàng)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guàn)嬰連兵數十萬,以決劉、呂之雌(cí)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游浸漬(z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jù)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縈紆(yū)郁悶,趯(tì)然有遠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周勃曾親手持著皇帝的印璽獻給漢文帝,灌嬰曾聯合數十萬兵力,決定過呂、劉兩家勝敗的命運,他們又都是漢高祖的舊部,他們這種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間的感情所能比擬的呢?賈誼不過是洛陽的一個青年,要想使漢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完全拋棄舊有的規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張,也太困難了。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該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對于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和他們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后,整個國家就會按自己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頃刻之間就突然對人痛哭起來呢?看他路過湘江時作賦憑吊屈原,郁結煩悶,心緒不寧,表露出退隱的思想。此后,終因經常感傷哭泣,以至于早死,這也真是個不善于身處逆境的人。謀劃一次沒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遠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勢的變化,而自我摧殘到如此地步。唉,賈誼真是志向遠大而氣量狹小,才力有余而見識不足。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ruì)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fú)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juàn)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jǔ),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

    古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沒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稱道苻堅能從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時間內全部斥去了原來的大臣而與王猛商討軍國大事。苻堅那樣一個平常之輩,竟能占據了半個中國,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賈誼的抱負未能施展,所以對此加以詳盡的評論。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就應當了解這類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起來。像賈誼這種人,也應該有節制地發泄自己的情感呀,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立身處世啊!

    蘇軾文章影響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的。但是蘇軾的文道觀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獨特性。首先,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僅僅是載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現功能便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高級形態。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所以蘇軾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他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認為那樣會造成文壇“彌望皆黃茅白葦”般的荒蕪。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蘇軾《墨竹圖》

    蘇軾擅長寫議論文。他早年寫的史論有較濃的縱橫家習氣,有時故作驚人之論而不合義理。但隨著閱歷的加深,縱橫家的習氣遂逐漸減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寫的一些奏議,內容上有的放矢,言詞則剴切沉著,接近于賈誼、陸贄的文風。

    史論和政論雖然表現出蘇軾非凡的才華,但雜說、書札、序跋等議論文,更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這些文章同樣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為活潑,議論更為生動,而且往往是夾敘夾議,兼帶抒情。它們以藝術感染力來加強邏輯說服力,所以比史論和政論更加具備美文的性質。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蘇軾的敘事記游之文,敘事、抒情、議論三種功能更是結合得水乳交融。

    由于蘇軾作文以“辭達”為準則,所以當行即行,當止就止,很少有蕪詞累句,這在他的筆記小品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記承天寺夜游》,全文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韻味雋永,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蘇軾的辭賦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辭賦繼承了歐陽修的傳統,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蕭散之氣,吸收了詩歌的抒情意味,從而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創作了《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的名篇。《赤壁賦》沿用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寫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駢散并用,情景兼備,堪稱優美的散文詩。

    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但如果單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則蘇文無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蘇軾書法欣賞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題王晉卿詩帖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昆陽城賦卷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獲見帖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歸安丘園帖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治平帖

    蘇軾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軾所作的文章

    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999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国产乱了伦视频大全亚琴影院 |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 高清一卡二卡三卡四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乱人伦无码中文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XXXXXHD亚洲日本HD|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国产中年熟女大集合|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精品|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亲近相奷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av|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人人澡人摸人人添|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国产女主播白浆在线看|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 女人喷液抽搐高潮视频| 亚洲高清WWW色好看美女|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久久|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乱码视频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