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傳佛教)眾神,都有相應的等級座次,也就是“神格”。 在唐卡中就有一類專門表現神佛座次的畫面,但名稱不一。 有的叫皈依境,有的叫教派福田,有的叫聚會樹。 以格魯派“皈依境唐卡”表達為例,眾神上下七個等級:上師???????、本尊????????、佛???????????、菩薩???????????、勇識父母(也稱勇父勇母或男女空行)????????????????、護法?????????????、保護神?????????。 上師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我們也介紹過一些。 當然,今后還會繼續介紹分享。 所以,從本期開始,我先向大家介紹【本尊】。 本尊:藏文(語)????????,梵文Ishtadevata。即修行過程中,修行者尤其是密教修行者,終身專注修證的一位佛的化身。這位佛化身的法門,是修行者終生不輟、永不放棄的主修法門,也是尊貴、真如自性的主要觀想對象(形態)。 本尊在很多唐卡、藏傳佛教寺院的造像、壁畫中頻繁出現。 本期來一起學習了解【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 名稱 大威德金剛又稱怖畏金剛、能怖金剛,藏文?????????????????????,梵文Yamantaka,意思為死神、死王。 來歷 據傳本來面目為印度大梵天、大自在天、遍入天,被佛陀調伏后,變成了水牛形象,納入佛教體系。 相應的秘法傳說:大自在天和摩多羅摩發生糾紛,文殊菩薩出面調解,宣講了《吉祥金剛大威德十萬頌》,并交給金剛起尸佛母和秘密主金剛手菩薩,他們以神力將此經隱埋于空中。后被印度高僧拉勒達巴奢掘得,即藏密無上瑜伽五大本尊之一的大威德金剛秘法。 最早,由吐蕃時期的大密咒師努欽·桑杰益西引進藏地,但并沒有傳播開。 公元11世紀,著名譯師熱·多吉扎多次留學印度和尼泊爾,翻譯多部關于大威德金剛的密教經典后,開始廣泛傳播,被藏傳佛教各教派所接受和信奉。 尤其成為格魯派和薩迦派最重要的本尊之一。 地位 在藏傳佛教密宗修行中的地位很高,是無上瑜伽父續的本尊,傳承始于文殊菩薩。 大威德金剛也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之一。 作用 修持大威德金剛可以消除早夭,消除因情感和心靈扭曲造成的內心死亡,消除因經脈和穴位堵塞造成的猝死。 形象 大威德金剛的形象有很多種,有單體的,也有雙身的,全身藍色。 常見的:兩臂、四臂、十八臂、三十四臂。 其中最能代表其修法的是三十四臂雙身形象,也是大威德金剛最復雜、最忿厲的形象。 九首三十四臂十六足,一對銳角,頭戴寶冠,面貌忿怒顰眉。 以黑蛇為瓔珞,50濕人首為項鏈。 我們的介紹也以此形象為準。 九面首 分三層 第一層 七個面首 主面居中為兇猛的牛頭 一邊三個忿怒面 第二層 一個忿怒面 最上層為菩薩面首 即文殊菩薩 均為三眼 象征 佛陀的九類教法 三十四臂 置于身前的兩臂 分別持頭顱碗(代表智慧)和鉞刀(代表慈悲) 象征 智慧慈悲合一 身側兩邊 各張十六臂 一共三十二臂 分別持三十二種器械 共三十四臂 結合身、語、意 象征 精通三十七道品,成就殊勝,得大解脫。 十六足 左右各八足 左八足分別踩踏 禿鷹、貓頭鷹、烏鴉 鸚鵡、鷂、金翅鳥 雞、鵝八種鳥禽 象征 八自在 右八足分別踩踏 人、水牛、黃牛 驢、駱駝、犬 羊、狐八種生命 象征 八種成就法 懷抱 明妃起尸金剛母 文殊菩薩 憤怒相 象征 智慧 以其陽剛之力 摧毀了三種類型的死亡 以其陰柔之力 令人痊愈和復生 死亡終結者 相傳,為了制伏猙獰可怕、殺戮無數的閻羅,文殊菩薩化身牛首人身的大威德金剛,以慈悲和智慧施展三十四臂十六足,封鎖閻羅宮三十四扇窗、十六道門,降服并向閻羅宣講佛法,最終使其皈依佛教,成為護法。 大威德金剛“死亡終結者”的名稱由此而來,意指脫離生死輪回的迷惘。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 在很多唐卡和寺院造像、壁畫常見,通過本期的分享和學習,今后再見,你是否就會很快識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