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營養指導和交流群 歡迎加入“腫瘤醫生同行互幫互助群”,群內將不定期發送各大版本指南及最新解讀、最新各大瘤種專家共識、規范、PD1免疫治療相關最新資料及不良反應處理共識、ASCO 、ESMO精品幻燈、眾多優秀專家講課的精品幻燈等資料。 腫瘤醫生同行互幫互助群 最新腫瘤營養指南解讀 “ 在古代戰場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老規矩,可見無論是什么樣的戰爭,糧食都是頭等大事,關乎戰役成敗。同樣的,在惡性腫瘤的戰場中,營養治療也常常關乎整個治療的成敗,比如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療效、總體生存率等等。 ”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發布的《中國腫瘤學會(CSCO)惡性腫瘤患者營養指南2021》(下面簡稱指南)是如何解說的。 營養治療的重要性 ?一項來自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知識治療專委會的調查研究數據表示: 40%~80%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 約20%的腫瘤患者直接死于營養不良! 而死于癌癥的患者,其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幾乎達到了100%! ?一項來自國際大樣本的納入 8 160 例晚期腫瘤患者的研究結果表示: 體重丟失量越大,體重指數(BMI)越低,生存期越短! 那腫瘤患者為什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呢? ??腫瘤細胞是增殖很快的細胞,需要攝入比正常細胞更多的營養。 ??腫瘤晚期的患者,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肝、肺、腦屬于代謝比較旺盛的器官,比如占體重2%的肝臟可以消耗人體20%的能量,所以腫瘤晚期需要更高的營養支持。 ??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會對人體正常細胞產生損害,比如出現惡心、嘔吐、疼痛等癥狀,導致消耗增加并影響食物的攝入及消化吸收。 NRS 2002評分系統 如何進行營養診斷 營養不良的診斷標準一直以來都存在一些爭議。符合下述3條中的任一條,均可以診斷為營養不良: ?BMI<18.5kg/m2; ?體重下降(任意時間非自主性體重下降>10%,或超過3個月非自主性體重下降>5%)伴BMI下降(<70歲BMI<20kg/m2, 70歲 BMI<22kg/m2); ?體重下降(任意時間非自主性體重下降 >10%,或超過3個月非自主性體重下降>5%)伴去脂重量指數(FFMI)降低(女性<15kg/m2,男性<17kg/m2)。 ?注釋: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FFMI = [體重(公斤)*(100%-體脂率)] /身高*2 腫瘤患者所需營養素參考標準 ??能量 供能比例為20%-30%,對胰島素抵抗伴體重減輕者,推薦增加脂肪供能比例(2A類) 腫瘤細胞傾向于通過糖酵解獲取能量 ,對干脂肪的利用率差。因此,對胰島素抵抗伴體重下降患者應該選擇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案。 推薦食譜 ??谷薯類 250-400 克 例如:米飯、饅頭、面條及土豆、紅薯、山藥、紫薯等 ??蔬菜 300-500 克 例如:菠菜、西蘭花、油菜、西紅柿、胡蘿卜、茄子、紫甘藍、香菇等 ??水果 200-400 克 例如:1-2 個蘋果、 1-2 個橙子、 2-4 個獼猴桃、 6-12個大草莓等 ??蛋白質100克 例如:魚蝦 75-100 克、肉禽類 50-75 克、雞蛋 25-50 克 ,大豆類及堅果 30-50 克 、奶類及制品 300 克 營養治療與運動相結合 ??運動鍛煉的目的 運動鍛煉有助于維持患者體重和肌肉量,改善患者的肌肉強度、體能,減少抑郁疲勞,改善生活質量。(2A類) ??營養治療和運動鍛煉相結合 營養與鍛煉相結合被認為是維持肌肉功能的最優方式。(2A類) ??運動鍛煉注意事項 運動鍛煉過程中應避免發生運動相關的損傷。(2A類) ??運動鍛煉的類型 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運動 ??運動鍛煉的方式 低強度、中等強度和高強度。中等強度的運動鍛煉指運動時能說話但不能唱歌,如:平地自行車、棒球、排球、快走等;高強度運動鍛煉是指運動時只能說簡單的詞,不需要停下來喘氣,如有氧跳舞、快速騎自行車、跳繩、競走、慢跑、游泳等。 ??腫瘤不同治療階段的運動鍛煉策略不同 對于初始及進展階段的患者,應適當加強營養治療、降低運動鍛煉強度,根據自身體力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對于康復期、無病生存期的患者,合理膳食及適當運動鍛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及生存期,可參考健康人群的運動方式。 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的營養治療 ??營養管理是圍手術期加速康復外科(ERAS)中的重要內容(1A類),包括: ?避免術前長時間禁食(10小時以內); ??正確選擇手術時機及方式∶ 外科醫師必須全面評估患者營養狀態、炎癥反應程度和預期的宿主反應等,來權衡手術大小。 有嚴重營養風險或嚴重營養不良的大手術患者,應該接受 10-14天的圍手術期營養治療,改善營養狀態后再手術,以減少手術風險。 當需要急診干預時,應該限制手術創傷或者選擇微創介入技術等替代治療策略(如內鏡下支架植入術)。 ??圍手術期患者的血糖控制: 術后患者出現高血糖較常見,圍手術期高血糖和低血糖是不利因素,與手術患者的不良預后相關。來自美國醫師學會臨床指南委員會的最佳實踐建議,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治療高血糖時,血糖水平應維持在7.8~11.1mmol/L(140~200mg/d1),避免<7.8mmolL。 ??反映患者術后預后指標: C反應蛋白/白蛋白比值可反映患者術后術后預后代謝的恢復,與術后長期臨床結局相關,術前較低的 LCR(淋巴細胞與C反應蛋白比值)與結直腸癌術后短期和長期不良臨床結局相關(1A 類) ??腫瘤患者在手術前通過正常進食不能達到能量需求時: 推薦患者在手術前應用ONS(口服營養補充劑),術前EN(腸內營養)治療可以在入院前實施。 ??對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的腫瘤手術患者,術后經口進食仍不能滿足營養需求: 推薦在住院期間及出院后都進行適當的營養治療,首選腸內營養(首選ONS,其次為管飼)。 ??術后經口進食和腸內營養不能滿足能量需要的 50% 超過7天: 推薦EN聯合PN。 ??需要營養治療的患者,EN不耐受或不可行時: 應盡早實施PN(腸外營養)。術后長期 PN治療的患者,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推薦 PN 采用全合一或預裝多腔袋制劑。一旦患者的腸道功能恢復,應盡早利用腸道,但需排除腸梗阻、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及腸缺血等腸內營養的禁忌證。 ??對接受大型頸部手術或腹部手術的患者: 推薦圍手術期(術前5~7天,持續到術后7天)應用含有免疫調節成分(精氨酸、n-3 PUFA 和核苷酸)的腸內營養。免疫營養素是指富含特定營養素的營養補充劑,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調節機體炎性反應的一類特殊營養物質。常用的免疫營養素包括核苷酸、精氨酸、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等。 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營養治療 營養不良會降低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出現減量或化療頻繁中斷,影響抗腫瘤治療效果。營養治療可以減少化療對患者營養的負面影響,保證化療療程和應有的療效。 ??營養干預指征: 已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風險的患者,建議營養治療(1A類),如果化療嚴重影響攝食,每日攝入能量低于需要量 60%超過1~-2 周,或者預計患者將有7天及以上不能進食,或者因攝入不足導致患者體重下降時(2A類),建議啟動營養治療。 ??保持體力活動: 推薦患者在化療期間在可耐受范圍內保持體力活動,保持適量的有氧運動和/或抗阻力訓練以維持肌肉量(1A類)。建議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多運動,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根據自身體力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如每天步行,或專業教練指導下的體能鍛煉。每次持續 10~60 分鐘,每周 3~5 次。 ??營養治療路徑選擇: 首選營養教育與膳食指導!腸內營養首選 ONS,口服不足或不能時,用管飼補充或替代(1A 類) 嚴重黏膜炎或嚴重胃腸道功能受損患者,經口進食和EN 仍不能滿足營養需求,應考慮EN 聯合PN(IA類)。對EN不可行或不耐受患者,推薦全腸外營養(1A類) ??因腫瘤導致經口攝食困難或食物通過上消化道困難而能量攝入不足的患者: 可以通過管飼來維持營養狀態。研究證實,食物攝入不足的患者應用腸內管飼比經口喂養更有效,早期給予腸內營養比遲給或不給腸內營養者,患者的體重明顯增加,治療中斷和再入院率降低。需要長期管飼時(>4 周),建議行經皮內鏡下胃造口(PEG)等。 ??化療患者營養配方: 一般情況下,化療患者的營養治療(腸內)選擇整蛋白標準配方。根據個體情況選擇特殊配方。高能量密度配方可減少攝入量,可能有更好的依從性。n-3 PUFA 強化型腸內營養配方對改善惡病質可能有益。短肽制劑含水解蛋白無需消化,吸收較快。適合消化功能受損的患者,如手術后早期、放化療患者,老年患者。 腫瘤患者放療期間的營養治療 ??營養干預指征: 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的患者(IA類)、營養攝入不足的患者(IA類)、放療后口腔、食管、胃腸道黏膜反應分級3級及以上者(1A類),如需要營養治療,應盡早開始(1A類)符合食管癌放療前腸內營養治療指征的患者(2A類)需要營養治療,但不能耐受EN,推薦PN(1A類)。沒有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PN 沒有必要(1A類)。 ??營養素: 腸內營養選用標準的整蛋白配方制劑(1A類)。每日能量需要按25~30keal/(kg·d)來估算,蛋白質攝入量為1.5~2.0g/(kg·d)(2A類)。 ??營養治療路徑選擇: 首選營養教育與膳食指導。對腸道功能允許者推薦腸內營養,腸內營養首的首選ONS,其次為管飼(1A類);梗阻性頭頸部腫瘤或食管癌患者影響吞咽功能者,EN 應盡早管飼給予(2A類)需要營養治療,但不能耐受腸內營養,推薦腸外營養(1A類);沒有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腸外營養沒有必要(1A類)。 ??免疫營養素: 頭頸部腫瘤同步放化放療期間,推薦口服谷氨酰胺以減輕口腔黏膜炎(2A類)。另外,補充n-3PUFA ,可能改善患者食欲、維持或增加體重(2B類) 腫瘤患者終末期間的營養治療 ??營養治療: 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1A類)可適當放寬飲食限制,避免強制飲食、防止嘔吐誤吸(2A類)。 ??營養治療路徑選擇: 在膳食指導的基礎上,首選腸內營養,無法達到最低營養需求時,考慮腸外營養(1A類)。 ??臨終患者的營養治療: 不建議對臨終患者給予營養治療。可根據臨終患者的個體情況給予適當液體補充以糾正脫水、譫妄、電解質紊亂等癥狀。 腫瘤患者常見的營養誤區 Q1 不吃東西就會把惡性腫瘤細胞餓死嗎? 當然不會。其實我們醫學上所說的“餓死腫瘤”,是使用一些抑制腫瘤細胞周圍血管新生的藥物來切斷腫瘤細胞的營養供應,而不是靠不吃東西來餓死腫瘤細胞的。當機體攝入營養不足時,更兇狠的腫瘤細胞會搶奪營養,使正常的細胞無法發揮其生理功能,最終餓死的是本人。另外,目前也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吃得太營養會把腫瘤喂大而引起腫瘤的復發轉移。 Q2 每天喝湯,營養多多? 很多人認為“營養都在湯里”,腫瘤患者多喝湯就能補充營養,其實湯里的蛋白質僅有肉的1/15,脂肪還比較高,所以想多補充營養 ,應將湯和肉一起吃。 Q3 有什么需要忌口的嗎,比如“發物”? 西醫并沒有“發物”的說法的,而中醫所講的“發物”指的是:某些食物所含的異性蛋白成為過敏源,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復發、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對炎性感染病灶,易引起炎癥擴散,以及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吃“發物”會引起腫瘤的復發!所以什么雞肉、牛羊肉、魚肉等等優質蛋白是鼓勵腫瘤患者多吃的。 Q4 有錢就拿來買藥治病了,花在營養上浪費了? 買藥治病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營養跟不上了,也會影響手術、化療、放療的療效,而且可能因為營養太差最后連治療都用不上了,這種為了省小錢后面花大錢的例子在臨床上是屢見不鮮的。 Q5 不是越貴的補品就是好的 昂貴的補品并不比普通隨手可得的蛋、奶、魚、肉等更營養,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適量吃,但是不用過多追求。可以在專業的臨床營養師指導下,根據自身身體狀況 ,選擇合適的食譜或醫療食品 。 Q6 需要營養就去醫院打營養針 打營養針屬于腸外營養,而營養吸收最好的部位是胃腸道,經口或胃腸道給予的腸內營養更符合生理需要,保護腸道菌群,人為的營養針完全不能完美地模仿人體胃腸的吸收功能,而且有可能會增加心肝腎功能的負擔。除非出現胃腸功能衰竭、重度嘔吐、腸梗阻等無法通過腸道吸收的情況才考慮腸外營養的營養針。 常見癥狀的飲食指導 ??疲勞和乏力 多食用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魚等、若攝入較少,可補充一些乳清蛋白質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攝入不足,做成蔬果汁加堅果補充,同時適當用一些補血益氣的藥膳如阿膠、黃芪、黨參、當歸、大棗、山藥等配一些食材食療。 ??食欲不振 少食多餐,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飲食。用餐前適當活動或使用少許開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麥芽、蘿卜、山藥、酸奶等。必要時處方增加食欲的藥物,如甲地孕酮。 ??口腔潰瘍 可進食少渣半流質或質軟食物。避免酸味強的或粗硬生硬食物。必要時可利用吸管吸吮液體食物。吃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食物,以加速愈合過程。 ??惡心、嘔吐 在食物中加姜汁或喝些陳皮茶、白蘿卜、麥芽湯等。嘔吐嚴重:2小時內避免進食。防止脫水,經常喝清流質,如肉湯、 水、果汁等。 ??便秘 增加含膳食纖維素食物,如增加蔬菜、水果、薯類等,適當增加水分,如蜂蜜水、綠茶水等。 ??腹瀉 避免食用會加重腹瀉的高纖維食品,如堅果、瓜子、全谷物、豆類、生的水果和蔬菜等。避免食用高脂肪食品,如油炸和油膩食物。食含有粗纖維少的蔬菜如冬瓜、去皮西紅柿、煮熟的生菜、土豆等并輔以小米粥、蛋黃米湯等食物。喝一些果子水、菜水以保持電解質平衡。 ??骨髓抑制 食用高蛋白質和養血補血的食物:豬肉、牛肉、雞肉、魚肉、動物肝臟、顧磊、黑木耳、黑米、黑芝麻、大棗、花生等;避免喝濃茶。 更多腫瘤營養疑問免費咨詢,請掃碼入群! 腫瘤患者營養指導和交流群 歡迎加入“腫瘤醫生同行互幫互助群”,群內將不定期發送各大版本指南及最新解讀、最新各大瘤種專家共識、規范、PD1免疫治療相關最新資料及不良反應處理共識、ASCO 、ESMO精品幻燈、眾多優秀專家講課的精品幻燈等資料。 腫瘤醫生同行互幫互助群 |
|
來自: 昵稱7262766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