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cqywy"></del>
  •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del id="cqywy"></del>
  • <strike id="cqywy"><rt id="cqywy"></rt></strike>
    <ul id="cqywy"></ul><cite id="cqywy"><input id="cqywy"></input></cite>
    <tfoot id="cqywy"></tfoot>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1886長崎事件:大清不吃日本這一套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2021-07-29

      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馮·毛奇

      編輯:馬戲團長

      全文約9500字 閱讀需要25分鐘

      本文首發于【循跡曉講】公眾號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祗園精舍的鐘聲,訴說世事無常之理。娑羅雙樹的花色,昭示萬物必衰之兆。驕者難久,宛如春宵一夢;強者遂滅,恰似風前之塵。--《平家物語》開篇詩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支鐵甲艦隊,北洋水師無疑是全世界最具爭議的海上作戰力量。在他們殉國百年來,關于他們的爭論從未停止,盡管大清王朝已經壽終正寢,但蓋棺從未定論。

      每當提起這支艦隊,人們總是將他們將近代的喪權辱國聯系在一起。但他們卻在1886年做了一件即使按照現代網絡標準都堪稱大國崛起的大事兒:在日本本土大開殺戒,一度準備炮擊長崎,最終讓日本選擇了外交讓步,賠償了更多賠款并負擔北洋官兵的醫藥費。

      如果將此事件將北洋水師的興衰發展放在一起看,則更加的耐人尋味。

      上國夢和下餃子

      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火種被點燃,隨后,遠道而來的皇家海軍用艦炮打碎了3000年來的天朝上國美夢。

      盡管沒有爆發太大規模的海戰,但英國人依然讓中國人深刻體會到了為什么這300年會被稱之為大航海時代。由于海運的便利性,數量少得多的英國人反而掌握了主動權,依靠皇家海軍的機動性優勢,英軍如同精靈一般的沿著海岸線瘋狂掠襲,從南海一路掠襲到了天津港。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軍進攻路線圖

      此時擔任天津海防,防衛京畿重地的八旗水師已經多年不習兵戰,徹底喪失了戰斗力,讓英軍可以從容登陸。而體量龐大的清帝國空有上百萬大軍,因為后勤和運輸的落后,根本沒法有效的集中兵力進行會戰。

      在虎門戰役中壯烈殉國的關天培

      而在陸地作戰中,清軍悲哀的發現在近現代軍事科學面前,自己所謂千年的軍事文化積累可笑的就如同野蠻人的鬼把戲。關天培將軍不可謂不英勇,因為自己姓關,所以就身穿綠袍,手持青龍偃月刀,試圖扮成三國名將關羽來激勵士氣,靠祖先的不測之威來暴打洋人,但最后落得一個身死國破的下場。

      英軍在攻下虎門要塞之后盛贊該要塞能夠“堅守到世界末日”,也不知道真心夸贊還是對對手的嘲諷。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時的場景

      英國人也失望的發現,這些忠君愛國的清軍精銳,戰斗力甚至不如那些赤身裸體,手里只有長矛的祖魯人。至少祖魯戰爭造成了英軍1727人陣亡,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軍支付出了不到70人陣亡的代價就擊潰了這個人口超過4億的龐然大物。

      英國人在戰前演講中聲稱自己將深入“偉大的羅馬”都未曾深入的地區進行一次跨時代的遠征,進行一場光榮的戰役。結果到頭來卻發現,這場戰爭就如同后花園打獵一樣輕松。

      最后這場一邊倒的戰爭催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的同時也開放了五口通商,徹底打破了古老中國封閉的小農經濟體制,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法國胸甲騎兵與矮小的卡爾梅克騎兵搏斗的場景,足以反映歐洲戰馬高大的優勢

      而在十幾年后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這樣滑稽的一幕又重演了。

      事實證明,清軍之所以會敗北,不光是槍炮落后,更是在組織技術、戰術、訓練體系上全方位的落后于西方。這一點在1860年9月21日的八里橋戰役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因為英軍的孟加拉槍騎兵和本土騎兵部隊就算不靠槍炮,也能對清軍的蒙古馬隊進行降維打擊。

      英軍騎兵經過了近代嚴密、科學的訓練,可以在高速沖鋒中保證隊形的完整,以更加密集的隊形接敵,這意味著在同樣的寬度上,蒙古騎兵要面對數個英軍騎兵。

      就算是單挑,英軍也能依靠精湛的劍術砍下蒙古騎兵的馬嘴讓敵軍馬匹失控,或者把鋒利的劍刃送入蒙古人盔甲的縫隙,而近代育種學帶來的馬匹肩高也讓英國騎兵在肉搏戰中對騾子一樣矮小的蒙古戰馬取得了巨大的高度優勢。

      提起這些在中文網絡上被吹為騎射無敵的蒙古馬隊,英國人的評價只有一句話:很靈活,不太好抓,但是抓住了就沒有任何威脅。最終,英法聯軍以5人陣亡的微小代價就擊斃1200清軍,擊潰了清朝超過2萬大軍。

      八里橋戰役中發起進攻的英法聯軍

      盡管此時的朝廷里,儒家士大夫們依然慷慨激昂的講述著“用夏變夷”的宏偉理想,甚至還有人重復著“洋人沒有中國茶葉,就會便秘而死”的大國戰略。

      但高層顯然無法再自己騙自己了,因為再騙下去,保不齊哪天自己就人頭落地。而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脫穎而出的李鴻章、曾國藩也都清楚認識到了學習西方技術的必要性。

      1861年1月11日,清帝咸豐批準了《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正式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同年11月20日,東西二宮皇太后通過政變上臺,開始垂簾聽政。手握大權的兩個女人同樣認識到了富國強兵,建造現代海軍的必要性,隨后任命曾國藩總領兩江總督,在安慶建立內軍械所,開始招募奇人異士來建造屬于自己的蒸汽輪船。

      “黃鵠”號輪船模型

      1862年4月,應征而來的徐壽等人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的建造嘗試。由于當時國內根本沒有蒸汽機和輪船的制造經驗。所以徐壽等人先從收集資料,建造蒸汽機模型開始。

      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嘗試,終于建造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該蒸汽機氣缸直徑1.7寸,每分鐘轉速240轉,于7月30日在曾國藩的監督下進行了第一次試車。又經過了2年的努力,先后制成了中國第一艘暗輪蒸汽船,第一艘明輪蒸汽船,到了1865年終于建成了中國第一艘具備使用價值的蒸汽輪船--“黃鵠”號。

      該船重25噸,長約55尺、最高時速約22華里。部件中除了主軸、鍋爐、氣缸等核心部件外基本都是國產,單價高達8000兩紋銀。1865年,江南關道丁日昌和原海關通事唐國華等人集資4萬兩白銀買下了如今上海虹口區的旗記鐵廠,隨后被李鴻章改為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成為了近代最重要的海軍船廠和軍工廠之一。

      洋務派的另一位大將--左宗棠也不甘人后,于1866年12月23日開始籌建福建船政局。經過三年努力,于1869年建造出了第一艘“萬年青”號輪船,盡管期間一直受到保守派的抨擊和阻撓,但各大洋務大臣還是堅持建設造船業。到了1874年,經過5年努力,福州船政局已經建造了16艘輪船。

      入侵臺灣的西鄉從道與斯卡羅的合影

      但熱火朝天的造船運動僅僅持續了10年就被尚未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人澆了一盆冷水:1874年5月,日本軍在維新元老西鄉隆盛之弟--西鄉從道的率領下入侵臺灣,雖然未能占領臺灣,但也再次撼動了清朝的國防戰略。再加上阿古柏侵犯西域在內的西北邊陲,引發了湘軍收復新疆之戰,也讓洋務派內部產生了分裂。

      經過10年血戰,成功收復天山,左宗棠則提出了在西部多修要塞防衛西部邊境的“塞防論”。而李鴻章則認為帝國財力有限,如果在西部修建要塞群,防衛西部邊境,每年要耗資300萬兩白銀防守一堆鳥不拉屎的空地,根本沒有意義。所以堅持自己海軍強國的“海防論”。

      經過多年爭論之后,1875年支持海防論的恭親王發布上諭,稱“海防關系要緊,既為母親當務之急,又屬國家久遠之圖”終結了多年的爭論,確立了發展海軍的優先地位,也提出了同時建設北洋、南洋兩支海軍艦隊的兩洋并進戰略。1875年5月30日,西太后頒布諭令,批準北洋大臣李鴻章籌建北洋水師。

      在爭論中獲勝的李中堂并沒有被勝利所沖昏頭腦,再過去的臺灣事件、平時的巡海行動中,國產輪船暴露出了性能不足的嚴重問題。所以盡管有“阿斯本艦隊”的前車之鑒,但是李中堂還是下定決心,要進口西洋主力艦來建設北洋海軍。

      在1874年10月,李中堂派遣了自己的英國使者彼得曼會見英國公使威妥瑪,商量采購英國戰艦的事宜。隨后李中堂又和擔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商討應該購買什么軍艦,這位對海軍壓根一竅不通的商人表示應該購買被稱之為蚊子船的英國新式炮艇,該船體積小卻安裝大口徑火炮,航速較快,是“攻守利器”,隨后北洋海軍就出資45萬兩白銀,購買320噸、440噸兩種炮艇艦各2艘,各省總督為了本省的防衛和緝私也花費150萬兩白銀購買了11艘炮艇,掀開了中國海軍重新購買西洋艦艇的熱潮。

      但建設海軍從來不是買買買就能搞定的,因為此時不論是赫德還是李鴻章都對海軍缺乏最基本的認知,根本不知道購買什么的軍艦才是好軍艦。等炮艇到手之后,才發現這些小船的主炮無法轉動,只能對準正前方開火,想要校準就得移動艇身,而且快速性、續航力都非常差,只能防守港口,顯然無法滿足李中堂和大清王朝的海軍夢。

      而赫德的助手金登干更是很離譜的稱“鐵甲艦已經過時,以后是快速無防護巡洋艦的天下了”,又忽悠李中堂購買了“超勇”、“楊威”兩艘1350噸,2400匹馬力的無防護巡洋艦,直接被章斯敦罵成了“騙人的玩意兒”。

      清朝從英國購買的“超勇”號無防護巡洋艦

      幸好當時北洋海軍中還有沈葆楨、劉步蟾這些明白鐵甲艦重要性的明白人,自1875年就不斷提議購買鐵甲艦,李鴻章一開始因為南北洋的紛爭,害怕鐵甲艦落入南洋之手而一直否定這一提議,以至于沈葆楨在去世時還留下一定要購買鐵甲艦的遺言。

      經過5年的漫長爭論,1880年北洋終于決定購買鐵甲艦。于12月2日向德國訂購了第一艘鐵甲艦--“定遠”號,第二年夏天,大清再次從德國訂購了“定遠”的妹妹--“鎮遠”號鐵甲艦。北洋海軍的軍購建設也終于走上了正軌,李中堂也隨即提出了必須購買10艘鐵甲艦,將來達到30艘總數,在20年2140萬兩軍費的龐大軍費支出和李中堂的努力下,北洋海軍獲得了大量新式西洋艦艇。

      截止長崎事件發生前后兩年的1887年,北洋海軍已經擁有7220噸級鐵甲艦“定遠”、“鎮遠”作為最強主力艦,除此之外,還有2艘2900噸級裝甲巡洋艦“來遠”、“經遠”,2300噸級防護巡洋艦“致遠”、“濟遠”、“靖遠”,以及上文提到的“超勇”、“楊威”、“廣甲”三艘無防護巡洋艦,總噸位達到36766噸,堪稱亞洲第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下餃子海軍。

      北洋水師的驕傲--定遠號鐵甲艦

      如果大清有貼吧、微博和知乎的話,大清網民一定會在論壇上驕傲的討論著北洋水師的新船和噸位。還會誕生諸如“定遠”號領先英國皇家海軍百夫長級二等戰列艦20年,皇家海軍不增大防護面積搞裝甲巡洋艦是落后于時代,咱大清對“定遠”號的改裝超出了德國設計師的想象,大清苦味酸裝藥比法國人還先進,已經適用于下一代戰列艦等等奇怪的觀點,總之就是咱大清的海軍衙門比世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海軍加起來還懂海軍就是了,就差派個太監去給皇家海軍當監軍,讓他們好好學習下大清海軍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晚清外交的一次勝利

      當命運的指針指向1886年7月,中日兩個宿命中的對手終于開始第一次對決。

      這一事件的起因還需要從1885年的4月說起。當時英國因為入侵阿富汗而和征服中亞的俄國爆發了直接沖突。俄軍已經占領了距離阿富汗咫尺之遙的莫夫,兩國在西亞-中亞一線劍拔弩張,一度有開戰的架勢。

      巨文島的地理位置

      為了轉移俄國的注意力,保證西亞的安全。英國皇家海軍于1885年4月15日占領了朝鮮海峽的巨文島,擋住了俄國艦隊南下的通道,隨時可以北上威脅符拉迪沃斯托克。而俄國也相應地反應強烈,聲稱如果英軍不退卻的話,就也要占領某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大概率就是永興灣。

      列強之間在遠東的斗法,自然引起了中日兩個東亞小國之間的連鎖反應。當時的日本一直將朝鮮作為自己擴張和擊敗中國的主要跳板,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讓日本極度擔心俄國會趁機占領對馬島、濟州島,甚至整個朝鮮半島,最終讓日本永遠失去控制朝鮮的機會。

      雖然當時的日本因為1885年《天津條約》的簽訂,擁有了對朝鮮事務的武裝干涉權,但是當時的日本尚且沒有完成備戰缺乏足夠的能力干涉朝鮮。于是,日本想到了借助朝鮮宗主國--清朝的手來抵抗俄國侵略,實現禍水東引。

      1885年7月2日,日本駐華公使榎本武揚在天津向李鴻章遞交了外交大臣井上馨所擬定的《朝鮮辦法八條》,承認清朝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請清朝出兵阻止俄國占領永興灣。而此方案則正中清朝下懷,因為朝鮮是中國的西大門,不僅是重要的藩屬國,更直接威脅到京畿出海口渤海。因此,清朝第一時間就不斷與俄國、英國提出嚴正交涉,并派出北洋水師的6艘主力艦由丁汝昌帶領,巡航朝鮮威懾俄國。

      但無獨有偶的是,當時的定遠等四艘主力艦正好需要維護上油,而中國國內正好沒有建設好能夠容納定遠號的大型船塢,因此定遠四艦選擇在日本長崎進廠維護。這也就為之后的長崎事件埋下了伏筆。

      1886年8月9日,丁汝昌率領的北洋水師抵達日本長崎,定遠艦隨即駛入三菱長崎造船所進行例行維護,而水兵們也難得可以上岸歇息,感受下異國風采。

      但就在他們到港4天之后的13日,上街購物的清朝水兵與日本警察發生了口角,隨機爆發了大規模的斗毆事件。最終導致清軍1人輕傷,日本警察1人重傷。但丁汝昌并沒有因此就對水兵進行禁足,依然允許他們隨意上岸,因此導致了更大規模的械斗事件。

      壬午事變中坐船逃離的日本公使館官員

      當時的日本正處于反華情緒的最高峰,從19世紀70年代臺灣事件開始,中日的摩擦就不斷發生,由于日本在臺灣事件中白得了50萬兩白銀的補償,所以日本朝野都產生了對清朝的輕視態度,1879年日本又成功兼并了琉球國,更加劇了這一輕視態度。

      隨后,1882年朝鮮爆發壬午事變,清朝的迅速出兵,讓日本失去了干涉朝鮮的絕佳機會,1884年12月,日本扶持的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趁機占領皇宮,發動甲申政變,試圖借助日本勢力去驅逐清軍,但隨后也被清軍瓦解。

      這一系列事件讓日本對清朝的輕視態度迅速變成敵視,全國上下都彌漫著強烈的反華氛圍,這也為第二次大規模械斗慘案的導火索之一。

      長崎事件中與日本人械斗的清朝水兵

      在第一次械斗的兩天后,1886年8月15日,周日。清軍200多名水兵再次上岸,盡管丁汝昌嚴令水兵不允許攜帶刀槍武器,而且派遣了12名頭目負責管理,但慘案還是發生了。

      日本警察仿佛早有預謀的將水兵堵在街道中央,隨后引出大量日本武者和打手,和水兵展開了大規模斗毆。參與斗毆的水兵約有五十多人,但日本人卻多達300多人,手持砍刀、棍棒瘋狂毆打清軍,還有婦孺老幼也站在屋頂上用石頭怒砸清軍。

      雙方從上午8點一路打到了11點,經過三個小時的混戰,清軍被打死8人,42人受傷,而日方只有2人死亡,27人受傷。很明顯北洋水師這群架沒打贏,但沒關系,下一步該外交官出馬了。

      長崎事件中??坑谌毡鹃L崎的定遠號戰艦

      在大規模流血事件發生之后的第二天,8月16日,日本政府就迅速將情況通報給了清朝駐日公使徐承祖,在得知本國官兵傷亡慘重之后,徐承祖也很迅速的向日本提出了數條合理要求:會同提督丁汝昌秉公查訊究辦肇事人員;電飭長崎日警不得再與中國水兵尋事爭斗。為避免事態擴大,他也立即致電長崎理事蔡軒,要其囑咐丁汝昌,應嚴飭士兵,不得再與日警爭鬧。

      隨后,徐承祖又第一時間電報通知李鴻章,深懂國際法的他,明白這種涉外事件應當按照法律來進行解決,于是請求李鴻章也按照法律程序,聘請英國律師來作為中國辯護律師,一切公開透明的處理,而李鴻章也深以為然,并立即照辦。

      清朝第一位法學博士,伍廷芳

      但徐承祖在隨后和外相井上馨、陸奧宗光和外務次官青木同藏的交涉中卻屢屢碰壁。因為日方堅持責任全在中方,日方拒不接受撫恤責任。

      此時的李鴻章只得請出自己幕僚中的伍廷芳來處理此案。他是清朝第一位法律博士,自費留學倫敦大學學院學成歸來,并在香港擔任律師多年,具有豐富的司法操作經驗。

      他根據自己法學知識判定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刑事案件,應當按照國際司法程序進行處理。并提出了三種交涉方式:其一,兩國委員會審。如彼此吻合,意見無異,即可照其申文飭辦施行。其二,由兩國政府分別與兩國駐外公使結案。如果會審委員會意見參差,即由日本政府與中國駐東京大臣詳細會商。如再有不合,或由總理衙門與日本駐北京公使商辦,或令該駐京公使赴津與李中堂(李鴻章)會商,均須將該案全卷、兩造供詞,細為研究,平心論斷,方昭公允。其三,延請友邦諳悉各國刑事名律法大員調處。如果中日兩國協商,意見分歧難合,就應延請友邦公正大員調處。倘若兩員調處意見仍是大相徑庭,再由該二員公請一評理之人評斷。假如以上三種方案全部失敗,伍廷芳建議就應撤退使臣,斷絕邦交。

      隨后,日本聘請英國律師科爾沃和美國律師典儀生作為辯護律師,清廷則聘請英國律師擔文。由徐承祖、井上馨領導的中日委員會圍繞取證、過錯、撫恤金等問題展開了數十次激烈辯論,僅徐承祖就和井上馨、陸奧宗光進行了10次交涉,隨后兩國委員會在1896年9~12月三個月時間內進行了多達三四十次會談。

      盡管9月下旬的證據已經證明日本方面存在明顯過錯,但是日本人依然拒絕承認,并拿“恐有失和”影響兩國外交關系作為威脅。

      最終,忍無可忍的徐承祖在11月24日致電李鴻章,認為談判已經沒有進展的可能性,應當立即與日本斷交。而擔任北洋水師總監督的英國海軍軍官瑯威理要求長崎警察局立即釋放拘押的清朝水兵無果之后,甚至準備下令炮擊長崎,當時的4艘戰艦的炮彈都已經裝填,隨時可以發射。

      ??吭谌毡鹃L崎的“鎮遠”號戰艦

      當然,這都是氣話,畢竟中法戰爭剛剛結束,大清是不可能再和日本斷交,挑起第二場戰爭的。但是談判已經無法進行,于是李鴻章在12月底下令讓徐承祖停止談判,停審此案。

      這一舉動反而大大出乎了日本人的意料,井上馨多次提出會談也都被徐承祖嚴詞拒絕。此時,日本正忙于和中國進行修約活動,試圖扭轉一些外交地位,并且如果中日長期對立,不利于限制俄國在遠東的活動,很可能會讓俄國趁虛而入,占領朝鮮半島。

      權衡利弊之下,日本于1886年12月21日,就長崎事件的事后處理問題召開了御前會議,由明治天皇親自主持,井上馨、山縣有朋、伊藤博文等國務大臣都參與其中,經過幾個小時的辯論,也沒有拿出最終意見,但由于英法德等列強的居中調停,日本突然于1月28日,宣布接受德國駐日本公使何理本的調停建議,承認自己的過錯并根據傷亡人數多給補償。

      時任日本外相井上馨

      1887年2月3日,井上馨、青木同藏與徐承祖進行了最后一次會晤。經過5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最終確定了長崎事件的解決方案:日本全面讓步,給予更多賠償。日本應付中國52,500元。其中士官1名,6,000日元;水兵7名,每名4,500日元,合為31,500日元;廢疾6名,每名2,500日元,合為15,000日元。中國應付日方15,500日元。其中:警官1名,6000日元;警察1名,4,500日元;廢疾2名,每名2,500日元,合為5,000日元。另外,水兵在長崎醫院的治療費由日方墊付,計2,700日元。

      至此,長崎事件以清朝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北洋終曲

      在外交方面獲得如此巨大的勝利,讓清國上下洋溢在一片贏麻了的氣氛中,再次做起了上國美夢,認為日本不過是撮爾小國,不足為慮。

      時任總理海軍事務大臣奕譞也認為北洋水師聲勢已壯,連李中堂也認為北洋水師已經強大到可以拱衛京畿重地,渤海海防已經不足為慮的地步了。在這種驕傲自大的氣氛中,北洋水師的裝備更新徹底停滯。

      在隨后的甲午戰爭大放異彩的“吉野”號巡洋艦

      而另一側的日本,則掀起了大造海軍的狂潮。

      3月14日,明治天皇發布敕令:“立國之務在海防,一日不可緩”并提出了社會各界繳納海防獻金的要求,并先交出30萬內帑作為獻金來建設海軍,而伊藤博文首相也以身作則,并在鹿鳴館召集官僚踴躍捐獻。

      在建設海軍的熱潮推動下,僅僅半年時間就籌措了203萬日元的獻金。除此之外,日本又大量發行公債為海軍籌措軍費,僅1886年就籌措1700多萬日元。這為日本海軍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聯合艦隊于大東溝海戰重創北洋水師

      隨后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在伊東祐亨中將的統帥下,日本聯合艦隊只用了短短三次會戰就將不可一世的北洋水師打的灰飛煙滅,丁汝昌等高級將領帶頭自裁以謝天下。

      這其中的故事和細節都值得另開一文好好敘述,所以在本文的最后,筆者著重對北洋水師的興衰進行一些總結。

      1.也是本文的核心主旨,所謂的強硬外交永遠只是表象。要是談判桌上放兩句狠話就能實現大國崛起,那為什么不找個貧民窟的黑人當外交官?人家不僅會英語罵人,還能編成RAP給你唱出來;

      2.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尤其是海軍更是嚴重依賴地緣政治和外交。這一點在甲午戰爭雖然不明顯,但在隨后的日俄戰爭中卻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沒有英日同盟,那么聯合艦隊連更新艦艇的途徑都沒有,自然不會有日后輝煌的對馬海戰勝利。為了一點談判桌上的面子,而選擇和可怕的對手對立是非常愚蠢的;

      3.關于慈禧皇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是一個荒誕不經的謊言。因為醇親王挪用的并非北洋海軍的軍費,而是它上級的海軍衙門臨時籌措的海防捐、海軍巨款等費用,與其說是挪用公款,不如說是集資詐騙。需要注意的是海軍衙門并不是個專供海軍的專業部門,其權力涵蓋鐵路、電報等諸多方面。其經費也不全是北洋水師的軍費。按照《北洋海軍章程》,每年撥付給北洋水師的經費額定是200萬兩,實際因為執行問題,能到賬的只有100萬左右,而北洋水師每年的維持費用都超出這一數字。之前醇親王為了修園子所籌措的海防捐、海軍巨款本身就不屬于北洋水師,只是以海軍名義籌措的捐款而已,類似一種特殊國債,自然不存在挪用軍費這一說,實際上北洋海軍每次購買艦艇的費用都是臨時申請的特別撥款,不可能光靠每年百萬兩的軍費來購買。真正扼殺北洋海軍進步之路的是1888年之后,戶部尚書翁同龢嚴令禁止海軍再采購新式軍火。1894年李鴻章再次上書請求購買軍火,也僅僅換來一句“該衙門知道”的紅批而已。

      4.縱觀北洋海軍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里面充斥著外行指揮內行。從最早把淺水重炮艦吹成“攻防利器”,再到后來莫名其妙的覺得鐵甲艦沒用,得買無防護巡洋艦等等,后來又逼走了瑯威理總監督,無一例外都說明清朝建設海軍一開始就缺乏合理、正確的概念與規劃,政治大于實戰;

      5.關于海軍噸位的第一個問題:噸位并不是一切,關鍵還得看戰備狀態。在甲午戰前,李鴻章的奏章中就明確指出,北洋水師只有8艘艦艇可以出戰。分別是鐵甲艦“致遠”、“鎮遠”,巡洋艦“靖遠”、“經遠”、“濟遠”、“來遠”、“平遠”、“致遠”5艘而已。因為超勇、楊威兩艘巡洋艦已經過于老舊,威遠、康濟、敏捷三艘艦艇只能用作訓練水兵。由于北洋水師平時巡航任務繁重,所以大部分艦艇的動力系統急需更換,但每次上奏都沒有下文。而聯合艦隊能隨時出動的艦艇則多達31艘,其中二等鐵甲艦3艘、巡洋艦11艘,炮艦17艘,遠遠超過北洋水師,這比單純的統計總噸位更有說服力。

      6.海軍噸位的第二個問題:單純的噸位根本不說明任何問題。盡管日本聯合艦隊總噸位超過北洋水師,但實際上在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出動了14艘艦艇圍攻日軍12艘,噸位差距并不大,真正差距大的是火炮和航速等性能差距。日本擁有5門152mm速射炮,33門120mm速射炮,而北洋水師分別只有0門和2門,日本處于壓倒性優勢,平均航速上,日軍也要高出4.5節,能夠有更大的機會抓住清軍弱點進行突擊。

      從特拉法爾加到中途島,海軍一少勝多的戰例不勝枚舉。薩克斯元帥說過軍隊永遠是質量大于數量,這一點在海軍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要幻想下餃子能下死對手,實際上哪怕是太平洋戰爭,美軍也是兵力劣勢下就扭轉了戰局。尤其是現代艦艇不論是雷達還是VLS安裝都需要專業廠商負責,即使是黃埔這種海軍主力船廠也得靠友商來調試雷達,自己連調試的能力都沒有。就別指望民船廠能夠戰時下餃子了。(END)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日韩久久精品|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色爱综合激情五月激情| 高清国产M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费国产 | 色香欲天天影视综合网| 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A片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综合成人av在线|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良家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一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福利姬喷水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二区综合|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国产娱乐凹凸视觉盛宴在线视频| 99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强行无套内大学生初次|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