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有一家企業組織員工體檢,為全體員工增加了肺部CT檢查,包含在職和退休職工在內共2000人,共有196人查出肺部有結節,磨玻璃結節占了絕大多數,高達81%。 檢出肺結節的196人,年紀最輕的男性25歲,女性為23歲;年紀最長的男性和女性分別為87歲和84歲。而從年齡段來分析,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30歲開始,發生肺結節的概率開始明顯升高。 什么是肺結節? 肺結節并不是疾病名稱,而是一個影像學術語。結節就是局限性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東西,肺結節顧名思義,就是正常的肺組織內多出了一些較小的、局限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生理或病理性組織,在CT或胸片上顯示類似結節的形態。 肺結節會惡化為癌嗎? 隨著肺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公眾對肺結節尤其是磨玻璃結節的焦慮、不安甚至恐懼。很多人提心吊膽,寢食難安,總是擔心結節轉變成癌,談結節色變。 據統計,當下我國肺結節的檢出率為20%-40%左右,其中診斷為惡性的比率約為2%-3.6%。定期體檢人群中,新發孤立性肺結節在30歲以下人群中的惡性率為1%-5%,70歲人群肺結節惡性率最高可達80%以上。 按照上述數據,相當于檢出的10個肺結節中,差不多有一位可能惡化為癌癥。 世事無常,就在今天,5月20日下午的消息,年僅50歲的國內某知名房企董事長因罹患肺癌去世,成為肺部疾病惡化患者中的十分之一。 據該企業內部人士確認,消息屬實,內部郵箱也已經公布,“肺癌,應該有段時間了。”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 年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前十的數據,其中,肺癌以82萬高居我國癌癥新發病例數排行榜的第一位。 肺癌高危人群: ●年齡≥40歲,至少合并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 ●吸煙≥20包年(每天1包持續20年或每天2包持續10年),其中包括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 ●被動吸煙者(如長期吸二手煙);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有慢阻肺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者。 由于肺癌的早期癥狀很不明顯,甚至沒有癥狀,因此針對高危人群的定期肺部體檢十分有必要。 如何進行定期肺部體檢? 專家提醒: 1.健康人群自40-45歲起,應通過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部留樣,如沒有問題,之后可以隔幾年再做。 這樣就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如果發現肺部病灶小于2厘米,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后,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00%。 尤其是在肺癌高發地區鎖定肺癌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從而盡早發現肺癌的蛛絲馬跡。 一次肺部CT的檢查劑量僅為一年接受的天然本底劑量的1/3,對人身體幾乎無損傷。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微體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