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早讀 | 肩關節疼痛別亂動,這份超實用處理攻略幫你搞定!

     張朝駒 2021-08-07

    在大家印象中,肩周炎似乎是肩部疼痛的代名詞,人們出現肩部疼痛,往往會被戴上肩周炎的“帽子”。那么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肩周炎是否就是醫學上定義的肩周炎?又該如何診斷和預防治療?今天早讀將全面講解肩周炎,值得學習和借鑒!

    圖片

    什么是肩周炎

    (一)概念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是肩周軟組織(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引起的以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疾病。肩周炎屬于中醫學中“漏肩風”“肩痛”范疇,《內經》稱之為“痹證”“骨痹”。又被稱為五十肩、肩凝癥、凍結肩。

    肩周炎是骨傷科診療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以肩周疼痛及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具有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產生嚴重影響。

    圖片

    (二)流行病學和相關因素

    目前研究認為人群中肩周炎發病率為2%~5%,但對此尚有爭論。肩周炎發病年齡通常為40~60歲,高發年齡為56歲左右。該病女性稍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為42∶58。

    肩周炎的病因尚未明確,研究發現許多因素與肩周炎發病有關,包括糖尿病、甲亢、甲減、心血管疾病等。肩周炎與各種心臟、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有一定關系。遺傳因素的研究頗有爭議。

    圖片

    (三)病因病機

    肩周炎屬中醫痹癥范疇,《黃帝內經·素問》言“風、寒、 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 濕氣勝者為著痹”,同時,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葵竭,肝血虧虛,不足濡養筋脈,復感外邪,故關節攣縮,活動不 利,氣血不通則痛。

    圖片

    現代醫學認為肩周炎是由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1、轉化生長因子等介導的炎性充血、滲出和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變,纖維組織發生增生、 黏連,從而引起關節間隙變小、狹窄的過程。

    ISAKOS委員會將導致肩周炎的因素歸納為四大類:①關節內病變;②關節囊攣縮制動;③關節外相關組織問題;④神經異常。

    (四)臨床癥狀

    (1)有肩部外傷、勞損、或感受風寒史;

    (2)肩部疼痛

    1)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急性發作,多呈慢性常因勞累和天氣變化后誘發;

    2)初期疼痛呈陣發性,后期逐漸發展為持續性,并逐步加重,晝輕夜重,甚至不能安寐;

    3)肩部受牽拉或碰撞后,可引起劇烈疼痛;

    4)疼痛可向頸部或肘部擴散。

    圖片

    (3)功能障礙

    1)肩關節各向功能均可受限;

    2)早期多因疼痛,后期多因廣泛粘連;

    3)外展、內旋、后伸功能受限明顯;

    4)出現“抗肩”現象;

    5)嚴重者肘關節功能亦受限,屈肘不能摸及對側肩部以完成梳頭、洗臉等動作;

    6)后期,肩胛帶肌、上臂肌群不同程度廢用性萎縮,肩關節活動嚴重受限,疼痛減輕。

    圖片

    (五)病理分期癥狀

    本病病程較長,根據病理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急性期:病期約1—2個月;起初為肩部酸楚、疼痛,多突然發生,夜間加重,肩臂活動因疼痛而受限,梳頭、穿衣伸袖均感困難,偶爾因碰撞或活動而劇痛難忍。但此時肩關節被動活動尚可;

    圖片

    (2)粘連期:病期約2—3個月;急性疼痛期已過疼痛可有所減輕,但由于軟組織變性、攣縮,發生纖維性黏連性“凍肩”,因而關節活動明顯受限,若作被動外展與前屈運動時,同側肩胛骨隨之牽動,出現聳肩現象;

    圖片

    (3)緩解期:有兩種趨向;通過治療,肩部疼痛消減,肩關節的攣縮與粘連逐漸解除,功能恢復;部分患者未經治療或怕痛不敢進行功能鍛煉,致使肩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韌帶攣縮、鈣化,軟組織廣泛粘連,關節部分或完全“凍結”。活動范圍更小,甚至僵化,此時痛反不明顯。

    圖片

    (六)診斷依據

    (1)多發生于中老年人,慢性起病或明顯外傷史;

    (2)肩部酸痛、鈍痛,一般不能訴出關節痛的固定部位,嚴重時可放射到同側上臂,夜痛明顯,后期疼痛可減輕;

    (3)肩關節主、被動活動均受限,以外展、上舉及內旋為主,但拉鋸運動時不痛;

    (4)肩峰外、肩前方外緣啄突肱骨結節溝、肩峰及肩峰后起碼有一處壓痛,后期伴三角肌萎縮,無關節沖擊痛。

    圖片

    (七)臨床與實驗室檢查

    (1)壓痛點:肩周炎的壓痛點往往在肌肉的起點或止點,即肌腹與肌腱或肌膜的聯結處附近,或者在肌或肌腱常與骨突摩擦的部位。

    壓痛點可發現在肩前方的啄突外側肱骨結節間溝、肩峰下及肩峰后。可見肩胛肌,岡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縮。

    (2)肩關節功能檢查:兩側對比原則;肩關節上舉、外展、后伸、內旋、外旋、環旋。檢查可見肩部活動明顯受限。

    圖片

    (3)特殊檢查:

    1)摸口試驗:正常手在肩外展上舉時,中指尖可觸至對側口角。根據受限可分為:輕度,僅觸及對側耳翼;中度,僅觸到頂枕部;重度,達不到頂枕部。

    2)摸背試驗或摸肩胛:為肩內收、內旋動作,正常中指尖可經背后觸及對側肩胛下角。輕度受限者達不到背中線;重者僅能過同側腋后線。

    (4)實驗室檢查

    X線檢查,早期陰性,日久可顯示骨質疏松,偶有肩袖鈣化;大結節處鈣鹽沉著,關節間隙變窄/增寬。

    (八)診斷標準

    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肩周炎”為:

    (1)好發年齡50歲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為慢性發病;

    (2)肩周疼痛以夜間為重,常被疼醒,但很少見腫脹;肩關節活動受限明顯,甚至肩臂肌肉萎縮。查體:肩峰下廣泛壓痛,肩關節外展上舉、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動作受限,不能脫衣、梳頭等。

    (3)有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或外傷史。

    (4)X片多為陰性。

    圖片

    圖片

    鑒別診斷

    圖片

    (1)頸椎病(主要是神經根型)

    以頸項肩背疼痛不適為主,上肢上舉抬高疼痛反而減輕,牽拉下垂時疼痛 加重,疼痛為神經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壓痛。在肩部一般無壓痛點。

    疼痛常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無肩關節活動障礙;肩痛伴頸項疼痛不適、頸項僵硬及頸項活動障 礙,可波及手指引起麻痛,有時發麻的手指有感覺障礙。

    頸椎病患者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縮,但以手部內在肌肉萎縮多見。

    頸椎病X線片可見頸椎的排列及生理曲度異常,骨關節骨質增生等退行性病理改變。

    圖片

    (2)胸廓出口綜合癥     

    多表現為臂叢神經受壓癥狀, 頸、肩臂麻木、疼痛、乏力,尤以尺神經受累為主,常可因肩、上肢抬高而使癥狀加劇。但麻木、疼痛并不按根性痛分布。


    有的可表現為鎖骨下動脈受壓而出現肢體蒼白、發冷;有的則可表現為鎖骨下靜脈受壓而出現肢體間歇性腫脹,靜脈瘀血青紫。 

    Adson試驗陽性,肋鎖壓迫試驗陽性, 過度外展試驗陽性。

    X線檢查可排除是否有頸肋,第7頸椎橫突是否肥大,是否有鎖骨及第1、2肋骨畸形。

    圖片

    (3)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患者常有肩前方慢性鈍痛,在上 舉或外展活動時癥狀加重,患臂出現上舉 60° ~ 120° 疼痛弧,且因疼痛或肌腱斷裂導致肌力減弱。常用的檢查方法為撞擊試驗。

    圖片

    X 線檢查可見肱骨大結節骨贅形成、鉤狀肩峰、肩峰下面致密變或有骨贅形成、肩鎖關節退變、肩峰 — 肱骨頭間距縮小等現象。

    圖片

    圖片

    MRI和B超檢查可清楚顯示肩周軟組織,有利于明確肩峰下撞擊綜合征的發生原因。關節鏡檢查是肩峰下撞擊綜合征診斷的金標準。

    (4)肩袖損傷

    大多數肩袖損傷患者的痛點位于肩關節前外側,當肩關節前屈和外展時疼痛加劇。少數外傷患者常自覺有撕裂聲響、局部腫脹并有皮下出血,傷后局部疼痛始于肩峰處,后向三角肌止點放散,大結節與肩峰間壓痛明顯, 患者不能主動外展肩關節。此外,如是岡下肌小圓肌損傷, 則肩關節外旋困難 ;如是肩胛下肌損傷,則肩關節內旋困難。

    體檢可見肩袖損傷患者的大結節與肩峰間壓痛明顯,肩袖裂口經過肩峰下時還可出現彈響。

    疼痛弧、 岡上肌試驗、上臂下垂試驗、肩峰撞擊試驗和撞擊注射試驗等可幫助明確診斷。

    圖片

    MRI 和肌骨超聲檢查能明確肩袖損傷的部位及其程度等,為后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當然,肩袖損傷診的金標準仍是關節鏡檢查。

    (5)肱二頭肌長頭腱炎

    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患者的肩關節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側放射,并在肩部活動后加重,而休息后好轉 。

    體檢中可見肱二頭肌抗阻試驗結果(Yergason 征)為陽性, 即在抗阻力情況下,屈肘和前臂旋后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周圍出現劇烈疼痛。

    肱二頭肌長頭腱炎患者的肩部后前位X線片上常無明顯異常。疑為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時,應常規攝肱骨結節間溝切線位X線片。部分患者的X線片上可見結節間溝變窄、變淺和溝底或溝緣骨贅形成 ;肩關節MRI檢查可見長頭腱鞘的慢性炎性改變。

    (6)肩峰下滑囊炎

    肩部疼痛、活動受限和局限性壓痛是肩峰下滑囊炎 患者的主要癥狀 。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處,涉及三角肌的止點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頸部和手部等 處放射。肩關節、肩峰下和大結節等處有壓痛點,且可隨肱骨的旋轉而移動。

    對肩峰下滑囊炎患者,X 線片上可發現岡上肌上的鈣鹽沉著,肩關節 MRI 檢查可見三角肌下方的積液較多。

    (7)鈣化性岡上肌腱炎

    該病早期疼痛不明顯,X 線片上可見岡上肌腱上有高密度影,后期因鈣化逐漸被吸收變稀和突破肌腱組織而累及滑囊內神經末梢,可出現劇烈疼痛,這是鈣化性岡上肌腱炎開始被吸收的表現之一。

    圖片

    肩周炎肩部慢性肌痙攣時肌肉疼痛、觸痛,可以混淆診斷。例如胸大肌痙攣,可似心臟病;斜方肌、三角肌、前臂伸肌痙攣可被認作頸椎病;背闊肌痛又可混作胸部或腋窩病變。

    如肩周炎合并有神經系統癥狀時應作神經檢查,確定原發病灶, 注意區分根性神經痛和本病肌肉慢性痙攣引起的疼痛,前者呈刺痛,符合根性分布區域;后者模糊、不明確、 沒有特定分布范圍。胸部內臟疾病可誘發繼發性肩部、臂部疼痛、慢性肌痙攣及血管運動障礙,應注意鑒別。

    圖片

    治   療

    (一)康復治療

    (1)主動運動 

    針對肩關節活動受限的癥狀,主動運動可改善肩關節活動度,包括指導患者進行肩外展、屈曲、后伸、繞環、聳 肩、旋肩、擴胸、展翅、體后拉手和爬墻等練習,且要循序漸進,制訂適合患者本身的鍛煉方案,并讓患者建立信心和自我監督的心理機制以使方案得以實現。

    圖片

    (2)助力運動 

    助力運動多借助器械,可以完成一些徒手難以做到的動作并且增加運動治療的趣味性。

    鐘學慧在研究中引入體操棒和吊環練習配合其他方案治療,效果顯著。

    杜凱研究顯示,Thera-Band 漸進式彈性阻力訓練帶訓練對肩周炎有較好的療效和預防作用。

    (3)關節被動活動 

    關節被動活動廣泛應用于肩周 的臨床治療中,幅度宜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包括:①做肩關節外展、外旋、后伸運動;②前屈、外展、后伸等全方位被動運動;③旋轉運動,順逆時針交替;④內收、上舉和搖肩等方法。

    (4)關節松動術 

    關節松動術是近年臨床治療肩周炎 的常用方法,應用較廣,療效肯定。

    它是利用關節的生理運動及附屬運動,通過一系列神經生理學效應達到治療目的,主要作用有緩解疼痛、促進關節液的流動、松解粘連和增加本體反饋。國內用于治療肩周炎的關節松動術多采用澳大利亞 Maitiland 方法。

    (二)藥物治療

    (1)中藥治療:臨床治療應結合具體辨證用藥,有內服、 外用熏洗等方式。

    王永伏等采用當歸四逆湯內服治療肩周炎50例,總有效率為92%。

    中藥局部熏洗具有溫通經絡、活血止痛、強筋健骨的療效。

    呂林英采用中藥熏洗配合穴位貼敷及關節松動術(治療組)治療肩關節周圍炎,并與口服塞來昔布聯合功能鍛煉(對照組)對照,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 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西藥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為目前治療本病的常用藥物,其特點是見效快,對炎癥和免疫功能紊亂性疾病均有較好療效,能迅速緩解疼痛,減輕炎癥、腫脹等癥狀;但NSAIDs療效有限, 不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停藥后病情易反復, 并且此類藥物的使用容易造成胃腸道損害。近年來,臨床上常聯合肌松劑治療肩周炎,取得較好療效。

    (三)針灸治療

    (1)選穴

    針灸是目前治療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之一,結合中醫經絡辨證,肩周炎病位在肩部經筋,與手三陽、手太陰等經絡密切相關,故治療上常選用局部穴位或配合遠端取穴達到通經活絡止痛之效。

    查閱近幾年文獻,也有研究表明通過選用養老穴、肩痛穴、魚肩穴等治療肩周炎取得滿意療效。

    (2)刺法 

    《靈樞·官針》中記載刺法有針對五臟相關病變提出的“五刺”,有以九針應九變的 “九刺”,有以適應十二經的各種病癥的“十二刺”。近幾年相關文獻報道治療肩周炎的刺法主要涉及 合谷刺、恢刺、齊刺、巨刺等。

    圖片

    (四)灸法 

    灸法是以艾葉等藥物作為材料,點燃后在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熨、燒灼,借溫熱刺激和藥物的藥理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其廣泛運用于治療風寒濕痹、肩凝等疾病,療效顯著。

    圖片

    (五)現代針灸療法

    孫華堂等采用減壓放血針加電針治療肩周炎急性期,結果能更好地緩解疼痛,恢復肩關節功能活動,臨床療效顯著。

    刺血法治療本病,疏通經脈中凝滯之氣血,祛瘀生新,通則不痛,符合針灸“實則瀉之,菀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電針則通過脈沖刺激達到促進代謝、改善 循環、消除炎癥水腫的作用。

    近幾年也有相關文獻報道,通過穴位埋線、穴位注射、腹針、平衡針等治療肩周炎,均取得滿意療效

    (六)手法治療

    手法通過機械性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局部新陳代謝,減少炎性致痛物質 堆積,具有緩解肌肉痙攣,松解組織粘連,促進肌肉組織修復和生物力學功能恢復等作用。近幾年文獻報道,通過單純手法或者結合針灸、拔罐、中藥等其他手段治療本病均取得較好療效。

    圖片

    (七)針刀治療

    針刀治療肩周炎能夠對肩部病灶直接進行松解、剝離,消除或減輕受壓的神經血管,增加局部氧供、血供,利于炎性物質的吸收代謝和損傷組織的再修復,從而達到恢復肩關節的力學平衡、改善肩關節功能活動的目的。

    (八)物理療法

    臨床上物理療法主要包括超短波、蠟療、熱療、 磁療、光療、微波、沖擊波療法等,特別是隨著體外沖擊波在醫學領域的研究發展,拓展了其在骨傷科領域的適應證,在治療骨骼肌方面取得良好療效。

    沖擊波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產生機械性刺激, 誘導活體組織內的生物學效應,如促進組織再生、 傷口愈合、血管生成、抗炎等。

    圖片

    其治療肩周炎可以起到松解粘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抑制致痛因子釋放及促進組織再生及修復的作用。

    (九)封閉療法

    封閉療法治療肩周炎多選擇在局部痛點或者關節腔內進行注射,也有利多卡因等麻醉藥物進行臂叢神經阻滯,以緩解肩部疼痛和肌痙攣。常用注射藥物以糖皮質激素、局麻藥物為主,如地塞米松、 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等注射液。臨床上單獨使用封閉療法往往有遠期療效欠佳、對病程長者效果不明顯等不足,故常聯合其他療法。

    圖片

    (十)手術治療

    (1)關節鏡下松解: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肩周炎在促進患者早期康復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關節鏡下松解術具有創傷小、術 后恢復快、疼痛輕等優點,所以關節鏡松解治療肩周炎受到更多重視。

    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肩周炎第一步松解由肱二頭肌長頭腱、盂唇及肩胛下肌上緣構成的肩袖間隙三角,松解前方關節囊、喙肱韌帶、肩胛下肌滑囊及 上、中盂肱韌帶,尤其注意松解二頭肌腱入口部位的粘連,操作時注意保護臂叢神經及血管束。

    第二步松解前下方關節囊和下盂肱韌帶前束,松解完被動外旋肩關節可以在鏡下看到肩胛 肌自由滑動,如果肩關節活動仍受限,則進行第三步松解。

    第三 步松解后方關節囊和下盂肱韌帶后束,此時需要注意保護下方的腋神經。關節鏡下松解是進行徹底 360°松解還是選擇性關 節囊松解仍未達成共識

    (2)神經阻斷術 

    神經阻斷術治療肩周炎時通過暫時性阻斷肩胛上神經, 緩解肩關節疼痛, 從而促進肩關節活動度恢復。

    (3)關節囊擴張術 

    關節囊擴張術也是肩周炎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向關節囊中緩慢注入生理鹽水,通過液體壓力對關節囊進行擴張,直到關節囊發生破裂,可聯合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藥物治療。此方法也可以作為關節鏡下關節囊松解或手法松解的輔助方案。

    (4)開放手術 

    臨床上較少采用開放手術治療肩周炎, 此方法主要適用于手法松解或關節鏡下關節囊松解失敗的患者。

    手術較常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間隙入路, 首先松解肩袖與肩峰、 喙突、三角肌之間的粘連,需謹慎操作,因為存在腋神經損傷風險;然后沿肩胛下肌的上緣游離肩袖間隙,從而松解喙肱韌帶和肩袖間隙。但是開放手術治療肩周炎術后恢復時間較長,術后存在肌肉、韌帶攣縮等問題。

    圖片

    肩周炎的功能鍛煉

    (1)彎腰晃肩

    圖片

    (2)蝎子爬墻

    圖片

    (3)體后拉手

    圖片

    (4)外旋鍛煉

    圖片

    (5)雙手背伸

    圖片

    (6)牽拉肩關節

    圖片

    肩周炎的預防:注意肩部保暖,避風寒,避免過度勞累;堅持功能鍛煉,循序漸進;手法切忌粗暴。

    參考文獻:

    [1]浮針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進展,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 年 1 月第22卷 第1期

    [2]近五年針灸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進展,中國醫藥導刊2020 年 第 22 卷 第 5 期( 總 第 199 期)

    [3]“凝肩”的中西醫診治進展,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9年9月第27卷第9期

    [4]肩周炎研究進展,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76 期

    [5]肩周炎治療方法及其療效的研究進展,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8 年 11 月第 33 卷第 11 期 Chin J Bone Joint Injury, Nov. 2018, Vol. 33, NO. 11

    [6]肩周炎非手術療法的研究進展,風濕病與關節炎 2017 年 6 月 第 6 卷第 6 期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June 2017 Vol.6 No.6

    [7]肩周炎的鑒別診斷和康復治療,上海醫藥 2017年 第38卷 第1期 (1月上)

    [8]肩周炎疼痛機制研究進展,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6 年 10 月第 35 卷第 10 期 Chin J Sports Med,Oct. 2016,Vol.35,No.10

    [9]肩周炎國內外研究進展,亞太傳統醫藥2015年11月第11卷 第22期

    [10]肩周炎的臨床康復治療進展,醫學綜述 2014 年 8 月第 20 卷第 15 期 Medical Recapitulate,Aug. 2014,Vol. 20,No. 15

    [11]肩周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國社區醫師 2005年第24期(第21卷總第294期)等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动漫AV纯肉无码AV电影网| 午夜av高清在线观看| 人人人澡人人肉久久精品|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清一区二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 国产乱了伦视频大全亚琴影院|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午夜国产精品福利一二|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视频站|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PP | 免费看欧美全黄成人片| 中文字幕少妇人妻精品| 老熟妇性色老熟妇性| 亚洲最大成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亚洲精品漫画一二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午夜福利看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高大丰满熟妇丰满的大白屁股 |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最多|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