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為西醫病名,屬于中醫胸痹范疇。胸痹病位在橫膈肌之上,其病包括心、肺、膈肌病變,病因可分為氣滯、血瘀、痰濕等,冠心病是其中一個類型。 由于現在是物質豐富的時代,人們不再為饑餓而憂愁,貪食、貪飲、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了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水谷不能化生為氣血,腸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所產生的痰濁之邪進入血液中循環,西醫檢查出現了血脂、血粘度、血壓、血糖過高,血稠則運行緩慢,容易堵塞。故冠狀動脈梗塞病人越來越多,成為常見病、多發病。 西醫介入療法,已經成為當前西醫的最佳治療方法,給心臟血管裝上支架,使冠狀動脈擴張,緩解梗塞。那么中醫有無好的治療方法能使冠心病患者不裝支架呢?歷代中醫治療胸痹的案例并不少。我臨床40余年,也經常診療冠心病,積累了一些經驗,試舉例供同仁參考。 吳某,男,28歲,初診日期2019年2月10日,自訴在某醫院診斷為冠心病,冠狀動脈梗塞80%,主癥心前區疼痛,疼得不敢走路,上樓梯更難受,痛甚時站在原地不敢動,有憋悶感,也不敢深呼吸。舌質淡、苔濕,滑脈微細。形體肥胖,腰腹如甕狀,體重大約有100公斤,平時愛吃肉、喝酒、熬夜,血脂、血壓、血糖皆高。當時醫院主張手術介入療法,放入支架,患者不同意選擇了中醫治療。 根據癥狀辨析,患者雖然身體肥胖,腰腹粗大,痰濕居內,但脈微細,屬于外實里虛之狀,陽氣不足則水濕不化,元氣不足則不能推動血液運行,故血瘀梗塞出現,津血不足則心脈不能充盈,故心臟嚴重缺血,血少則瘀。 辨證為不榮則痛,虛則補之,處方四合湯。 紅參20g,麥冬10g,五味子6g,附子10g,桂枝20g,炙甘草10g,當歸10g,黃芪30g。 此方由生脈散、參附湯、桂枝甘草湯、當歸補血湯合之,有仲景炙甘草湯組方之意。生脈散大補心陰,參附湯大補心陽,方中人參大補元氣,桂枝甘草湯助心陽推動血液運行,當歸補血湯中歸芪大補氣血。此方氣血陰陽皆補,達到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患者每天服一劑,一個月后復診,疼痛減輕,效不更方,服三個月后,服藥期間胸已不疼,但停藥后三天又開始疼,繼續服藥至半年。停藥后半月,感覺如常人,氣短、胸疼癥狀消失。已能正常上班做家務活,但患者還記得當時冠狀動脈梗塞80%很嚴重,堅持服半年中藥已逃過危險期,免去介入手術放支架這一劫,非常相信中醫中藥能解除疑難雜癥,準備以后三年內每到冬天服用兩個月中藥大補元氣,以善其后。 四合湯是一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方,我這十年都在應用,對于心臟供血不足的患者,左寸脈弱或脈微細者出現心悸、胸悶、頭暈,服后皆有顯著療效。2020年5月份一位女患者,48歲,頭暈,氣短,胸悶,脈微細,服四合湯10劑,癥狀消失。2020年2月5日,老家一位同學冠心病已胸疼八年,服四合湯6個月后胸疼消失。 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患,病期較長,病因多為元氣虧虛,治則應以虛者補之為原則,心為君主之官,主血、主神明、五常主禮,治療心臟病如面對君主,要有供養之心,敬畏之心,以禮相待,不可妄用攻伐的方法損傷正氣?,F在一部分醫生模仿西醫治療方法,看到梗塞擅用大量活血破血之藥通經活絡,初次有效,久用無效,方知元氣才是血液運行的動力,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瘀,陽虛則寒生,寒則收引,血管易閉塞,津液為血之源泉,得陽氣則生化無窮,陰陽互根,四合湯正合此意,為此方配伍之妙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