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比哀哀長空雁,又好比龍游在淺灘,我好比魚兒吞了針線,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爺爺坐在門前,點燃了一支煙,唱起了這首歌。孤單的老人此刻猶如這依然翱翔的長空雁,前幾日與孫子的“旅游”體驗又如龍游在淺灘。我靜靜地抹了抹眼淚,用深呼吸稀釋了稀釋我憂郁的情緒,再次溫存本次“公路之旅”飽含的善意。 這一路 他們與世界溫柔相待加油“叔”。夏天的路邊,切開清涼的西瓜,謄開休息的座椅,叫出輩分嚴謹的“叔叔”。我想,孩子學習著禮貌和尊敬。 啞巴叔。他用一生的無言來“懲罰”自己少年時的謊言,陪爺爺在鄉間路上練習三輪車。爺孫出發了,啞巴叔笑了。我想,孩子學習著誠信。 釣魚叔。他愧疚、懊悔、逃避,不愿回到自己的家鄉,獨自垂釣。因爺爺的一席話,人生心境澄澈了起來,釣魚叔笑了。我想,孩子學習著“如果河里沒魚,你在這守一輩子,你也是釣不上魚的。如果有,慢慢地釣,就會有收獲的。”人生之河亦如此。 貨車叔。他因之前丟了貨而對提供幫助的陌生人心存介懷,但是當他返回時,看到爺孫二人,又同樣善意地讓他們擁有順路的搭乘。我想,孩子學習著大度、信任和善意的回環。 車禍人。他們因肇事司機逃逸,而無可奈何地跪在路邊,籌集一些過路司機的愛心。我想,孩子學習著無私。 養峰人。他有著變形金剛般的聲音,有著和同齡人喝口小酒的愉悅,有著送你一瓶蜂蜜的淳樸之心。我想,孩子學習著善良。 老伙伴。他躺在病床,問出一句“吃了么”,緊握著爺爺的手,這不長的一分鐘是無憾此生的最后一面。我想,孩子學習著感恩之心和情義深重。 …… 這一路,但凡他們遇到一個陌生人或者一點點坎坷,我都很慣性地緊張,我怕壞人的出現,我怕劇情的波折,我怕善良的人受到傷害。幸運的是,所有繃緊的弦都隨著故事的推演漸漸放松下來,自然地聽生爺孫的對話,自然地看生老病死,自然地體會“過昭關”的意味。 這一路,釣魚叔送的糖,他送給了失去爸爸的小朋友。爺爺折的風車,他留給了爽朗善良的貨車叔。貨車叔給的錢,他捐給了失去丈夫的陌生人。養蜂人給的蜜,他送給了當年幫助他的老戰友。爺孫二人留下了什么?留下了不再遺憾的重逢,彌足珍貴的旅行與陪伴。 這影片 勾起鄉愁的物件兒鄉村的房子。8歲前,我也在這樣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村莊、有稻田,無電話、無暖氣,有滿滿的煙火氣。 洗澡的盆子。8歲前,幾個這樣的大盆,用于洗衣、洗澡,夏天接一大盆水用來冰西瓜。 出行的車子。耗電的、用油的統統沒有,姥爺推著二輪的板車帶我們去田地里摘毛豆、掰棒子。 墻上的框子。照片不在某個芯片或者某個云端,它們被沖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簡約、樸素的相框里,爾后被掛在墻上,許久都不替換。是展品、藏品、珍品。 如今,我的鄉村已經是“小康”的模樣,規整、潔凈,電、暖、氣一應俱全,各種物件也都在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基礎上升級了一番。姥姥、姥爺在,質樸感就在。爺爺、奶奶雖不在,但我的愛和想念在。 影片中,爺爺演繹的老一輩,固然有著過時的傳統觀念,但更有著溫柔的處世大智慧。 整部影片沒有背景音樂,質樸就是它的旋律;沒有電影濾鏡,自然就是它最美的樣態;沒有導航系統,“哀哀長空雁”,一路行善就是它至美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