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是我國第二大癌癥。2020年我國新發病例超過55.5萬,死亡病例約28萬. 而且,85%以上的結直腸癌發現即已屬晚期,即使經過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明顯低于40%;相反,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超過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腸癌的預防,首選的手段是在45歲以前(不低于50歲前)做一次腸鏡檢查。 因為95%的腸癌是由腸息肉演化而來的,此時做個腸鏡檢查,不僅能發現還能及時切除,從而阻斷其癌變。 因此,預防腸腺瘤性息肉,也就是預防腸癌。以下這些方法可以減少腺瘤的發生率。 第一、減肥有統計顯示72.17%大腸息肉患者超重(BMI≥24,體重kg/身高m2),20.53%患者達到肥胖標準(BMI≥28 kg/m2)。體重與大腸息肉的發生呈正相關,所以要控制體重,增加運動,限制能量攝入。 第二、減少紅肉類的攝入紅肉是指牛肉、羊肉、豬肉等;加工肉是指經過腌制、熏制、化學防腐劑處理的肉制品。 食物中的油脂,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可在小腸內刺激膽酸分泌,腸內膽酸含量過高,易變成致癌物,且助長息肉細胞生長。 高脂肪飲食與息肉的發生關系密切。 第三、多吃粗糧少吃精細糧,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研究表明,一天吃90克全谷物, 如糙米、全麥面包, 能將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17%。 辣椒、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腸道粘膜水腫、充血,造成大腸粘膜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第四、多吃蔬菜水果、維生素C食物中纖維可以促使腸道正常蠕動,增加糞便體積,軟化大便,減少糞便停留在大腸的時間,并能稀釋及吸附結腸內的亞硝胺、多環芳烴、膽汁酸鹽等致癌物質。 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以及維生素C者息肉的發生率減少。 第五、喝咖啡結腸癌患者每天攝入 4 杯或以上的咖啡,復發或死亡率大大降低,總生存期也顯著延長。而那些飲用非花草茶、去咖啡因的咖啡的患者復發或死亡率未改善。 第六、吃魚攝入淡水魚、海水魚、新鮮魚都能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而魚干、咸魚或干貝與預防結直腸癌關系不大。 第七、戒煙限酒許多研究資料均支持吸煙是大腸腺瘤發生的危險因素,且吸煙年數越久、吸煙量越大,腺瘤發生危險就越高。同樣酒精攝入也會增加大腸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發生風險,而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都是大腸的癌前病變。 第八、補充維生素D血漿中高 25(OH)D 水平可有效降低高免疫反應水平者的結直腸癌患病風險。 第九、補充 葉酸葉酸即維生素B9,對于結腸癌可謂是雙刃劍,它在大腸癌的發展中起了「雙重作用」。 未發結直腸癌,補充大量葉酸可以降低發病風險; 得了結直腸癌,補充大量葉酸可以促進癌癥進展。 因此,在將葉酸作為結直腸癌預防的「保健品」前,需要先進行常規的癌癥篩查,因為該干預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關鍵點是癌出現與否。 該藥已經被美國正式列為預防結直腸癌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用藥。因為阿司匹林會造成出血風險,需要在醫生評估后方可服用。 方可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