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病概念是運動醫學首先提出的。在運動系統疾患中,凡是肌肉、肌腱、韌帶起止點部位,由于損傷,引起局部肌肉、肌腱、韌帶的部分撕裂,出現局部充血、滲出、水腫,繼而由于未能完全吸收,代謝產物在局部滯留,形成粘連、增厚,最后纖維化、軟骨化乃至鈣化的一系列病理演變過程,使這部分肌肉、肌腱的功能明顯減弱,引起慢性發作性疾患。臨床常見的疾病有岡上肌肌腱炎、肩腱袖損傷、肱二頭肌短頭損傷、網球肘、跟腱損傷等均屬于末端病的范疇。采用外治方法,尤其是早期,只要治療得法,一般不產生后遺癥。 針灸療法 根據損傷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行毫針刺法,配合艾炷灸、隔姜灸、直接灸,電針刺激等。一般每次留針15分鐘左右,期間配合捻針以加強刺激量。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 推拿療法主要針對損傷部位的周圍采用推、拿、按、揉、攘、搓等手法進行綜合治療,重點手法是用點按手法對壓痛點進行點按、彈撥,以松解病變組織的粘連,促進再吸收。最后用輕柔緩和的手法進行疏理,以加強局部血液循行,有利于代謝產物的吸收,恢復局部肌肉、肌腱的功能。一般每次15~2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 封閉療法是治療該癥的主要方法之一。 (1)常用藥物及劑量: ?、俅姿釓姷乃升?.5~1毫升,加0.5%~2%鹽酸普魯卡因2~10毫克。 ②醋酸氫化可的松0.5~1毫升,加0.5%~2%鹽酸普魯卡因2~10毫克。 ?、蹚头降⒆⑸湟?~6毫升,加0.5%~2%鹽酸普魯卡因2~10毫克。 ?、軓头疆敋w注射液2~6毫升,加0.5%~2%鹽酸普魯卡因2~10毫克。 ⑤維生素B12或Bl注射液5~10毫升。 上述藥物均不同程度具有促進血腫、水腫和滲出液及酸性代謝產物的吸收和改善細胞的營養和代謝,提高局部組織的抗損傷能力和修復能力,臨床可根據病癥的需要而選擇使用。 (2)使用方法: ?、俪R幱梅ǎ哼x擇相應的壓痛點進行局部封閉。 ?、谔厥庥梅ǎ褐饕槍植坎≡钜衍浌腔蜉p度鈣化的患者。選擇相應的壓痛點,經常規消毒后刺人病灶部,采取反復穿刺病灶的方法,這時可感覺如針刺入沙礫中的沙沙聲,回抽無血,即可注入藥液。 ?、劬唧w使用:一般激素類藥物,每周1~2次,癥情緩解即止,不可長期反復使用。因為該類藥物為混懸液,如果局部吸收不佳,則會在病灶部位沉淀,形成新的刺激,使病變部位遷延不愈。其他藥物每天或隔天1次,10次為1療程。 小針刀療法對于松解肌肉、肌腱起止點部粘連,有著較好的療效。經常規消毒后,將小針刀刺入至病灶處,沿著肌纖維走行的方向松解剝離,進行局部減壓。行針時注意防止血管、神經的損傷。 熏洗療法根據部位及病因病理的不同,選取相應的中藥,煎水先熏后洗,亦可用毛巾作濕熱敷。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鐘。 固定療法部分病情嚴重、功能障礙明顯的患者,活動可加重病情。應采取局部固定的方法以制動,促使損傷局部組織的修復。一般采用彈力繃帶包扎法、小夾板固定法、石膏繃帶固定法等。 |
|
來自: 一利陽光故事會 > 《百病外治5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