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常州青果巷歷史街區 早在今年三月的時候,我就慕名造訪過青果巷??上П藭r青果巷正在修繕,只能從對岸看看它的倩影而已。 我還不死心地獨自在巷子里轉悠了一遍,三十六十度無死角被封閉施工,偶爾探個頭,也看不到巷子的全貌,只得作罷。這次適逢金秋,便想著趁著去青楓賞菊的機會去看看開街不久的青果巷了。 青果巷是常州古老的街巷之一,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或之前。青果巷舊有“千果巷”之稱,當時面臨城區的運河段,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的集散地,沿岸開設了各類果品店鋪,十分熱鬧。 常州方言中“千”、“青”的音很相近,叫著叫著,就成了今天的青果巷。因為運河改道,后來者也就看不到千果的盛況,因此巷名就沿襲了青果巷。 走到綠蔭蔽日茭蒲巷,就是我心心念念的青果巷了,果然已經開街??赡苁切麄髯龅玫轿唬m然并非周末,可人氣還真不老少的。白墻黑瓦沿河而建,算是江南老街的特色了。 青果巷因為八桂堂而聞名,緣于五百年前的著名抗倭英雄、散文四大家之一的唐荊川(原名唐順之,號荊川)會試高中狀元,于是就在青果巷建造了一座大宅,占據了小半個巷子。由于古代把考中進士稱為“蟾宮折桂”,所以宅子里就栽下了八棵桂花樹,也算是討個吉利的意思吧。 不知道是不是這八棵桂花樹帶來的靈氣,在八桂堂住過的人中,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名氣的人還真不少。例如,清朝實業家莊楷、狀元畫家錢維城和弟弟錢維喬、清萍鄉煤礦及漢陽鐵廠總辦張贊辰;近代的瞿秋白和張太雷,解放后的愛國實業家和收藏家劉國鈞等等。 筠星堂是唐氏八宅之一,是唐荊川玄孫唐宇量的宅第。唐宇量是明朝崇禎時期的舉人,當然才學名氣,與他的先祖唐荊川不能比擬。后來著名的教育家汪紹先,曾經在這里居住過。不過宅第不開放,可能還沒有完全修繕好吧? 常州監史館的兩扇大門也緊閉著,不知道是還沒有完成修繕,還是要在節假日或某些活動日才會開放。 我們能參觀的第一幢建筑是唐荊川紀念館,也是同為唐氏八宅之一的貞和堂,原名保合堂,唐荊川、唐鶴徵、唐宇昭的宅第。 康熙年間進士莊楷、狀元錢維城的弟弟錢維喬、晚清實業家張贊宸,還有張太雷等人,都曾在這里生活過,可算是名人匯聚了。 旁邊的青果書院門楣很小,我們還以為是另一個可以參觀的景點。走進去才被告知,這里是做活動的地方,謝絕參觀。 貞和堂南側有一根南石柱,黃色麻石質,是嘉獎明嘉靖八年唐順之赴京會試中會元、殿試得傳臚所立。原來應該是類似整座牌坊的建筑,現在只留下一處會元坊遺跡。 不遠處是一座新建的會元坊,很氣派。從殘存的石柱來看,原來的會元坊應該也有這樣的規模。 禮和堂也是唐氏八宅之一,是唐荊川曾叔祖、明朝畫家唐世寧的故居,現在還有三進建筑,大部分是清代修建的,不過門樓倒是明朝中期的風格,古樸雄渾。旁邊的巷子里種著一排修竹,拍照的效果不錯。 劉國鈞故居也還關著門,我想可能青果巷開街的工期趕得太緊,還有很多建筑沒有修繕或者布置完成吧。 雪洞巷是一條窄窄的小巷,看指示牌,里面有顧孝子祠、呂宅、半園。可惜巷子的一頭被擋住,這些建筑應該正在被封閉施工。 真老卜恒順梳篦博物館,名字真長,我把它完整地念下來都覺得有點氣息不暢,因為這個名字實在有點拗口?。?/span> 梳篦是常州的傳統手工藝品,是梳子和篦子的合稱。梳子齒寬,而篦子齒密,前者用來梳頭發,后者用來篦頭發里的臟物。 院子里的玻璃展柜里,陳列著制作梳篦的工具,大大小小幾十件,看得人都已經眼花繚亂了。難怪能夠制作出這么精美的藝術品,原來需要如此精細的打磨呢! 這些梳蓖已經不僅僅只是一件梳頭的工具了,它們做成了各種造型,甚至還有古代仕女和京劇臉譜,其他像寶劍之類的形式就更是層出不窮了。 卜氏第六代傳人卜宗俊,是最突出繼承者。他中過秀才,所以有著比較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知識內涵,同時又精通生產經營之道。 在1910年的中國第一次南洋勸業會上,卜宗俊代表卜恒順老店參展,榮獲農工商部頒發的金質獎,創造了梳篦行業的歷史。其后,又在國內同年得金獎三次。 往前走還有一座進士坊,不同于會元坊的大氣,這座進士坊更有古典的味道。原名父子進士坊,是為了表彰董紹、董上弘父子兩代進士而建的。這座坊也是重建的,原來的遺跡只剩下一根南石柱。 一旁有惲鴻儀故居,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筑,據說花廳、月洞門和八角古井極具特色,可惜同樣也不開放。這位進士因為沒有父親或兒子一同上榜,所以就沒有立坊的殊榮了。 蔣氏宗祠也是硬山造磚木結構,二錫堂是清末進士汪贊綸的故居,這兩座建筑同樣都不開放。 走過去有一條長長的玻璃路,之所以用玻璃,是因為地下還陳列著發掘出來的遺址,有井、排水溝等,是清朝的遺跡。 潘宅原來是官宦宅第,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走進去,卻一間醫館,外面是可以參觀的,里面則對外營業。 松健堂是唐氏八宅之一,除了清朝是明代建筑,其他都是清朝改建的,是明代書法家唐世英的宅第,清代江蘇江防統領惲祖祁和他的兒子惲毓昌曾經住在這里??上б膊婚_放,走到這里我們也麻木了呀,大部分建筑都關著門呢。 不多久青果巷就走到頭,對面有一座挺古老的新坊橋,是南北走向的單孔石拱橋,拱跨徑9,5米,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元年,元皇慶年間重建,明弘治十一年重修,后來橋面損壞,1986年又重修,看起來還是挺有一些歷史的。 秋涼隱日拂云簾,葉落鋪金百果甜。 細雨紛紛勤引線,憑風借力把衣添。 ——七絕 自由行:常州青果巷歷史街區 11月初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