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里讀完了薄薄的一本《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是看查理芒格的書推薦的。因此不容置疑的是一本好書,想到很多人會問怎樣才能找到高質量的書,有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涉獵廣泛的人給你推薦,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當然,首先要有足夠的理解力才能更好地吸收書中的營養。 本書實際上是富蘭克林寫給兒子的信,因為受到他人的鼓舞認為對整個國家的年輕人大有裨益因此寫成了書出版。在讀此書之前是有一些期待的,畢竟這是印在美元上的人物,想必有些不凡的際遇,或是天賦異稟的地方。而看完本書后你才會發現,其實他只是普普通通的堅持了我們都知道的道理。 第一點,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的就是要勤奮節儉。說實話,這是在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教導。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之后,提倡勤奮節儉的越來越少了。而更多的是要提高“財商”、“智商”、“情商”等等,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要夠聰明,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但是你會發現富蘭克林一身勤勞節儉,也正是因為這種品質讓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并且將財富保持并傳承下去。查理芒格也是類似的,他說當年輕的時候沒有錢就應該節儉一些,然后進行投資,以求自己在晚年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有一些簡單而又古老的道理傳承至今,經過千錘百煉必然有其道理,我們創造了許多新的思想,新的方法,但是那些一些傳承至今的道理才是我們的言行舉止應該遵循的核心,也才是真正的捷徑。就像書中引用的箴言,“你若勤勉,你將站在君王的面前,而不是站在用人面前。” 第二點,作者毫不避諱自己所犯下的錯誤,無論是意圖搶自己朋友的情人還是因為生理欲望與人廝混,他都承認了,但是他沒有繼續錯下去,而是很快就進行了改正,并且不再犯。其實偉人也是逐漸成長起來的,沒有人生來就了不起,受人尊重和敬仰,這些都需要日積月累的積累和修煉。只是有些人早一點領悟了,而有些人晚一點罷了。我們要接納自己,并承認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才能不斷完善自我。依靠本性、美德、思考和習慣,看似簡單的道理,就能達到最終美好的結局。 最優秀的人遵循的都是最簡單的道理,只是他們將這些簡單的道理始終如一的堅持下去,并做到了極致。我們總想獲得建議,但事實是除非我們自己愿意,否則都是徒勞。專注起來,作些簡單的對的事,就足夠保持我們的富足和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