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歸納總結轉移性結直腸癌臨床特征及中醫用藥規律,為臨床診療提供基礎性數據支持。材料與方法:將118例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病歷資料通過WPS建立四診信息數據庫,運用頻數分析、聚類分析對臨床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并分析其結果。結果:1.主要首發癥狀(出現頻次最多的前5位):便血34.7%、腹痛22.0%、大便困難8.5%、排便習慣改變7.6%、腹脹5.9%。2.主要臨床表現(頻次大于20%):乏力79.7%、納差49.2%、寐差42.4%、腹痛36.4%、腹脹32.2%、咳嗽22.0%。3.易轉移部位:肝66.1%、肺39.8%、腹腔轉移13.6%、淋巴結12.7%、盆腔轉移10.1%、骨轉移5.9%、腹膜轉移5.9%等。4.西醫治療:以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為主。其中手術治療70.3%、化療78.0%、放療14.4%、靶向治療10.2%。5.主要辨證分型:氣血虧虛35.6%、濕熱毒聚32.2%、脾腎陽虛29.7%、肝腎陰虛1.7%、氣滯血瘀0.8%。6.中醫治療:辨證施治,中藥飲片隨癥加減。7.中藥飲片:共使用中藥飲片180種,使用中藥飲片的總頻次為1909次,平均每方約22味中藥,使用頻次10次以上(包括10次)的中藥飲片共50味。 結論:1.氣血虧虛在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辨證分型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大。2.轉移性結直腸癌與肝、脾、腎關系密切,其中與脾臟關系最為密切。3.中醫藥在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改善患者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 |
|